心理博客

本网站一切内容均为原创,请勿转载

谈谈心理咨询的咨询效果

心理咨询的效果如何是来访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深入谈这个话题恐怕需要大费笔墨,今天只是基于对数百个来访者的咨询效果所做的评估简要谈谈。在这些咨询中咨询师是定量(鱼树心理的两位咨询师),来访者是变量,因此看上去显得来访者对咨询效果影响很大,实际上任何一次心理咨询都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的,成功与否,双方的责任各占一半。

一:自己预约咨询的来访者,咨询效果好于别人替他预约咨询的来访者。

咨询效果的好坏与否与来访者本人的参与程度成正比,预约咨询是来访者参与咨询的开始,如果这一步都是别人代为完成的,那来访者的咨询意愿是否足够强可能就要打个问号了。事实也确实如此,比如有一位妻子替她的丈夫预约了咨询,但是她的丈夫根本就不愿意咨询但是又不能说出来,于是只好勉强前来,可想而知,这样的咨询是很难有好的效果的。所以我们在遇到非本人预约咨询的情况时都会和来电者确认他所说的的XXX本人本是否愿意咨询。也有例外,有些家长为未成年的子女预约咨询并非属于这种情况,因为青少年往往还没有足够的独立行为能力,尤其是中学生,连手机的使用可能也是有限制的,所以由家长代劳来预约咨询并不一定说明他本人没有咨询意愿。

二:青少年来访者的咨询起效往往快于成年来访者。

这是我们在咨询中多次遇到的情况,一些青少年来访者仅仅经过一两次的咨询,长期困扰他们的心理(身体)症状就会改善甚至基本消失(当然还需要后续的咨询来巩固),而类似的情况在针对成年来访者的咨询中就很难见到了。这个当然也不难理解,成年来访者的问题持续时间更久,长期形成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所改变,何况成年人还要承担更多来自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与压力。

三:内归因的来访者比外归因的来访者更容易进入咨询状态。

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些人倾向于责怪自己(内归因),有些人则倾向于责怪别人(外归因)。心理咨询强调的是自我的改变(成长)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改变。虽然过分的自我谴责是内归因倾向来访者的问题所在,需要在咨询中慢慢修正,但是内归因倾向的来访者,往往确实更容易进入咨询状态。相反,外归因的习惯则容易阻碍来访者进入咨询状态,这里仅举一例:有位来访者打电话预约咨询,TA特别关注咨询师的年龄,我们告诉TA咨询师三十六岁,TA立即表示太年轻了,担心咨询师阅历不够,我们表示我们接待过比TA年长得多的来访者,年龄并不是什么问题,而且也不是必须到我们这边咨询,因为想找一位年长的咨询师并不困难。TA还是过来咨询了,结果咨询刚一开始就质疑起咨询师的年龄,担心咨询师和TA的年龄相仿,可能不会比TA对生活更有经验,如此等等……这就是典型的外归因,咨询师没法自由选择自己的年龄,来访者可以自由选择不同年龄的咨询师,但是这位来访者完全不打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四:守时的来访者咨询效果好于迟到的来访者。

有些来访者基本每次都能准时前来,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交通拥堵)也会及时通知,让咨询师有所准备。有些来访者预约了咨询,结果没有前来,连个招呼也不打。有些来访者总是容易迟到,但是情况又有所不同,其中一些从来不觉得迟到是个问题,另外一些来访者会为经常迟到而感到抱歉,但是仍然会容易迟到。来访者能够守时,当然是最有利与咨询的进行的,对于容易迟到的来访者,咨询师需要做的是在接纳的基础上和他们探讨迟到背后深层次的动机。

五:提前预约、规律咨询的来访者咨询效果好于临时预约、不规律咨询的来访者。

这个和第四点实际上一个道理,提前预约和规律咨询有助于来访者和咨询师双方都对即将开始的咨询做好充分的准备,每次咨询前咨询师都会尽量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包括复习前一次咨询的笔记或录音,如果只是临时预约就难免仓促了。我们遇到过一些来访者,不愿意进行规律的咨询,他们往往在一次咨询后间隔一两个月的时间突然预约下一次的咨询,这样的咨询就没有了一个很好的节奏,效果也就难免打折扣。

六:独立前来咨询的来访者咨询效果好于夫妻双方共同前来甚至举家出动前来咨询的来访者。

心理咨询是比较注重隐私的,大部分来访者都选择独自前来,不过我们也遇到过很多其他的情况,比较多的是父母带未成年的子女来咨询的,也有夫妇二人共同参与咨询的,甚至遇到过四人陪同一人过来咨询的情况。除去父母陪同未成年来访者的情况,一般来说独自前来咨询的来访者更容易进入咨询状态,咨询效果也会好些。

七:对咨询进行录音有利于提高咨询的质量。

根据最近的统计,在我们的咨询当中有75.4%的来访者同意对咨询进行录音,有了录音,在下一次咨询前咨询师就可以回听以往的咨询,在咨询过程中错过的某些重要细节也有机会被重新注意到,因此有录音的咨询一般都会做得更精细一些,质量自然也会高一些。当然了,有些来访者特别没有安全感,没法接受录音,我们也是完全尊重的,随着咨询的进行,咨询师对来访者越来越了解,在没有录音辅助的情况下咨询质量也会渐渐提升。

八:咨询师的性别与咨询效果没有太大关系。

有些来访者明确指定咨询师的性别,有些来访者则对咨询师的性别没有要求。这里只要尊重来访者的选择就可以了,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咨询师的性别对咨询效果影响很小,只要咨询关系建立好了,即使是类似性心理这样隐秘的话题,异性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也可以沟通地很好。

九:来访者学习过心理学对咨询效果不一定有帮助。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经提到过一位来访者,TA平常散步的时候都要带着耳机听一些心理方面的课程,结果却没有什么帮助。心理学的学习实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够把心理学的知识带入生活,注重内心的体验,则心理学会帮助我们提升生活品质;如果只是满足于学习本身,心理学则只会让我们多掌握几个名词、几套理论,关注于这些名词和理论可能恰恰让我们回避了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

十:勇于承认自己面临困难的来访者咨询效果好于否认自己遇到了困难的来访者。

有一位来访者,首次咨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问题相当复杂”,然后我们共进行了九次咨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TA后来还换了一份更满意的工作。有些来访者则很是不同,他们一再强调“我只是遇到了一个小问题”,实际上他们遇到的问题并不比前面那位“问题相当复杂”的来访者简单多少,于是这样的咨询就比前面那位来访者的咨询多了一个步骤——开始面对问题,只有完成了这一步骤,咨询才算是真正开始。

———延伸阅读———

《谈谈心理咨询的咨询目标》

Views: 754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我的头脑中记忆了一件不存在的事情

春节前后接连看了《三体》和《狂飙》这样的精彩剧集,完结后想接着追一部却没有合适的选择,这时候想起一部老剧,就是 …

被误解的心理咨询

如今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后都能想到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而若干年前,比如我上中学的时候,是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询 …

新冠三年之个人小结

差不多两年前的时候,我在《新冠元年之个人小结》中记录了个人在新冠中的一些感受。新冠二年无事,转眼新冠三年即将结 …


各种各样的蝉和生命教育

怎样的生命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珍爱生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从各种各样的蝉来说起。 …

他为什么打我?

最近读完了伦迪·班克罗夫特的《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阅读的过程非常痛苦。 …

一起摇摆,在成功与失败之外

如果成功是一个挑剔的爸爸那么失败一定是个包容的妈妈每次当我在选择的路口我都只瞟一眼成功就坚定地奔向失败因为我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