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span>心理咨询</span>

被误解的心理咨询

如今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后都能想到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而若干年前,比如我上中学的时候,是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询这个选项的。可见心理咨询在这些年中获得了很大发展,直观的感受也是如此,比如很多学校里都有免费的心理咨询,现实中和网络上也有很多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地方。 但是,不得不说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是有误解的,下面就列举一些常见的误解,有些看上去有点夸张,但是这些确实都是我们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所真实遇到的。 误解一:心理咨询师会读心术。 说读心术可能有点过了,但是很多人确实会认为心理咨询师有看穿别...... 阅读全文>

找到一个bug!一种常见的因为偷懒而导致的痛苦

有一种痛苦,非常常见。而这种痛苦,可能是因为偷懒导致的。 举个例子,有人认为“漂亮的女人才有价值”,却又自卑于自己是个丑女人的现实。然而你稍加探究,就发现她对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思考。她说“漂亮的女人才有价值”,只是因为她认为周围的人认为“漂亮的女人才有价值”而已,而她自己是怎么想的呢?sorry,也许她压根就没有想过! 这就像是在面向对象的程序里,父类定义了一个虚函数,甚至纯虚函数,而子类在继承的时候,要么偷懒没去实现,要么随随便便从别人那里抄了一个,而且未加思考也没有任何的辨别,一边将这些实现敷衍了...... 阅读全文>

为什么咨询间隔内不鼓励联系咨询师?

​在我们的咨询协议中,有这样一条:“鱼树心理的电话和其他联系方式仅用于咨询预约和回访,不鼓励来访者在咨询时间以外与咨询师有预约或回访内容之外的联络。” 这是一条“很没有人情味”的约定,很多来访者和来访者家属都对此感到有些不满,然而这条约定却是我们踩着前面走过的坑所总结出来的一条最佳实践。 凡是稍微学过一点心理咨询的人,应该都知道“设置”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咨询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关系。在我的理解中,咨询师是在出租自己的时间给来访者的,在这个出租的时间内,我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人生经验等与来访者来进...... 阅读全文>

我们的心理咨询是如何定价的(2022年6月)

​继2021年10月之后,鱼树心理的收费标准迎来了第三次调整。本次调整后,收费标准更加简单,如下图所示。 标准资费 400元/小时 超时收费 100元/15分钟 就像当年提供学生价一样,我们去年调整时为可以规律咨询的来访者提供了一种较低的资费,即300元每小时。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初衷,然而现实操作的时候会遇到种种问题。 比如:怎样才算是规律咨询?在尝试规律咨询的时候,只能确定哪天来咨询,但是确定不了具体的咨询时间,算不算规律咨询?或者只能一周咨询一次,不能确定具体哪天来咨询,算不算规律咨询?在试图规律咨询的...... 阅读全文>

我们的心理咨询是如何定价的(2021年11月)

最新收费标准请参考《我们的心理咨询是如何定价的(2022年6月)》 鱼树心理于2021年10月对收费标准进行了一次调整,这是我们成立以来的第二次调整。本次调整后,我们的咨询将有两种不同的收费标准并存,如下表所示。 收费项目 收费标准(每人) 超时收费(每人) 规律咨询 300元/小时 50元/10分钟 按需咨询 400元/小时 100元/15分钟 每一次价格设定或调整我们都会有相关的说明,比如《我们的心理咨询是如何定价的(2017)》和《我们的心理咨询是如何定价的(2021)》,这两篇固然已经过时,但是其中讨论的问题,比如我们对价...... 阅读全文>

如何面对别人不公正的评价?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别人的评价。有些评价中肯、友好,有些评价则不仅有失偏颇,还缺乏善意。我今天想讨论的是后者。 比如,如果一个人对你知之甚少,却说你是一个looser,那该怎么办?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听到这种评论的时候,有几个很经典的反应:认同、反思、后悔、委屈。 如果要稍微展开说一下这个反应,大概会是这样的。首先是认同:啊,他说我是一个looser,也许我真的是一个looser!然后是反思:那我是哪里做得不好,让他觉得我是一个looser了呢?接下来是后悔:(经过思考,确实想到了...... 阅读全文>

什么样的心理咨询才算是成功的?

作为心理咨询的参与者,来访者和咨询师都很关注咨询能否取得成功。我们的咨询室成立以来接待过为数不少的来访者,每一位来访者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而与这些来访者所进行的心理咨询则有成功也有失败。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哪些因素带来成功,哪些因素导致失败,这是一个心理咨询师需要长久思考的问题。以前曾有两篇讨论咨询效果的博文(《谈谈心理咨询的咨询效果》和《十条建议帮助来访者促进咨询效果》),算是一点点总结。类似的思考有必要一直进行下去,不过这里似乎还需要谈一个前置话题——什么样的心理咨询才算是成功的呢?对...... 阅读全文>

幸福应在不远处

听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然而我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小时候,我想长大了以后在我们村淀粉厂上个班;后来,我想长大以后当个老师,在我们村小学教书;再后来我想读高中上大学,之后找个工作。所有的这些想法,没有一个是特别遥不可及的,甚至感觉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得到。 然而有一些人是截然相反的,他们的理想距离现实很远。有人想未来成功了去做慈善,然而他现在还是一名三和大神,干一天玩三天;有人想成为集美貌与财富为一身的万人迷,然而现实中一个喜欢他的人都没有;有人憧憬着成为世界顶尖的大师,然而他适合发...... 阅读全文>

猫吃着豆腐丝香香,狗吃着豆腐丝香香!

​“猫吃着豆腐丝香香,狗吃着豆腐丝香香,猫吃着豆腐丝有点淡,然后就加了一碗盐,狗吃着豆腐丝有点咸,然后就加了一锅水……”我女儿八九岁的时候吃完豆腐丝,创作了这首歌,我特别喜欢它。歌中的豆腐丝,就是在紫燕百味鸡买的豆腐丝,几块钱就能买一碗的一个小凉菜。我女儿唱的时候,对豆腐丝充满了热爱,这让我觉得特别感动。就像是前两年重温《聊斋》的时候,听着“它是谁呀这么抖,三点水来一个酉”时候的感觉一样,觉得这个世界特别美好。哪怕是一只鳖,都因为跟酒之间产生了链接而从内到外地洋溢着幸福,你看这世界多美好。 不是...... 阅读全文>

“只要我不承认,问题就不存在!”

在心理咨询中,我发现很多人会用各种方式回避他们的问题,例如: 如果我不带孩子去看精神卫生中心,那我的孩子就没有得精神病; 如果我可以不吃精神科的药物,那我就没有精神障碍; 如果我不去做心理咨询,那我就没有心理问题…… 开始的时候,我很惊诧,尤其是有些学历挺高的来访者,甚至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人,也会用忽略问题的方式来应对问题,这让我很难理解。后来我渐渐知道,也许在有时候问题太大,没有应对的方式,所以就只能当它不存在了。 比如,如果你让我明天去爬个大蜀山,我可能还会去爬一爬;但是,如果你让我明天去爬个...... 阅读全文>

我的头脑中记忆了一件不存在的事情

春节前后接连看了《三体》和《狂飙》这样的精彩剧集,完结后想接着追一部却没有合适的选择,这时候想起一部老剧,就是 …

被误解的心理咨询

如今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后都能想到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而若干年前,比如我上中学的时候,是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询 …

新冠三年之个人小结

差不多两年前的时候,我在《新冠元年之个人小结》中记录了个人在新冠中的一些感受。新冠二年无事,转眼新冠三年即将结 …


各种各样的蝉和生命教育

怎样的生命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珍爱生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从各种各样的蝉来说起。 …

他为什么打我?

最近读完了伦迪·班克罗夫特的《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阅读的过程非常痛苦。 …

一起摇摆,在成功与失败之外

如果成功是一个挑剔的爸爸那么失败一定是个包容的妈妈每次当我在选择的路口我都只瞟一眼成功就坚定地奔向失败因为我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