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心理咨询才算是成功的?
作为心理咨询的参与者,来访者和咨询师都很关注咨询能否取得成功。我们的咨询室成立以来接待过为数不少的来访者,每一位来访者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而与这些来访者所进行的心理咨询则有成功也有失败。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哪些因素带来成功,哪些因素导致失败,这是一个心理咨询师需要长久思考的问题。以前曾有两篇讨论咨询效果的博文(《谈谈心理咨询的咨询效果》和《十条建议帮助来访者促进咨询效果》),算是一点点总结。类似的思考有必要一直进行下去,不过这里似乎还需要谈一个前置话题——什么样的心理咨询才算是成功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心理咨询机构(平台)、咨询师和来访者或许会有不同的答案。
有些心理咨询机构(平台)会通过咨询价格、接待来访者的数量以及一个咨询持续的次数等等来评价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是否成功。这个标准似乎有些过于简单,但是心理咨询机构(平台)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考虑盈利问题。简单的标准方便了评估,如果达标了则收入可观,如果不达标则咨询师需要参加更多的培训和督导,带来的资金流动依然可观。鱼树心理的咨询师也与一些网上咨询平台合作过,这里可以说一点感受,就说其中的两家吧。第一家是一个比较小的平台,老板以前做过服装等生意,后来发现心理咨询有很大市场,就开始做心理咨询网络平台,应当说这位老板对心理咨询的了解是相当有限的,固然可以招募很多咨询师加盟平台,来访者通过他的淘宝店的宝贝详情也可以看到很多专业的描述,但是更多的还是做生意的思维方式。第二家是一个比较大的平台,没机会接触到老板,更多的是和客服有所接触。这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次一个客服曾吐槽我们的价格为什么不定得高一点,或许咨询的收入与客服的提成有关系?总体来说,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夹着一个第三者就我们的感觉来说不算是一个很好的体验,尤其是当这个第三者更多的关注如何把生意做成的时候。这里我想说明一下,咨询机构(平台)的对心理咨询的关注点和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我有所不同是完全合理的,而且很多平台在关注收益的同时确实也在通过很多方式来保障心理咨询的专业性。有一部分来访者不太知道怎样去了解一个咨询师,或者不太愿意自己花时间去判断一个咨询师是否值得信任,在这种情况下去选择经过平台筛选的咨询师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案。
回到本文的主题“什么样的心理咨询才算是成功的”,我认为不管是简单地通过数据来判断还是引入更专业的评判机制,仅靠第三方的判断终究是不全面的。因为心理咨询机构(平台)并不与来访者直接接触,虽然说可能会有客服和来访者沟通,或者也可能有督导和咨询师交流,但这两方对一个具体的心理咨询的了解终归都是间接的。一个心理咨询到底进展如何还是只有来访者和咨询师才真正知道内情。成功与否固然可以有一个客观标准,但主观体验也不可忽略。
有的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抱有极高期待,认为心理咨询师有他所不知道的神秘“大招”,定可以让难题迎刃而解,这样的来访者往往就很难认为心理咨询是成功的;还有的来访者没有太多期待,只是希望有个人能听他说说话,这样的来访者自然就容易感到心理咨询是成功的;还有些来访者把他所选择的咨询师当成权威,即使咨询明显是失败的,也还会为咨询师找补回一些成功之处。当然还有很多来访者是以一种更加积极和负责任的态度来投入到一段心理咨询之中的,他们的主观感受对评价一个心理咨询是否成功就会更有参考价值。
咨询师对一个咨询成功与否的主观感受也同样是因人而异,这取决于咨询师的从业动机、人格特点、是否已经基本解决好自己的心理问题等等。假如有一位咨询师因为看重心理咨询的“高收入”而投身这个行业,同时他也把收入多少看做衡量自己个人价值的重要因素,那么他就可能只有在取得了高收入以后才能认可自己心理咨询事业的成功;再假如有一位咨询师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而他没有能很好地解决自己的这个问题,那么他可能就会不自觉地想要去掌控他的来访者,如果来访者“不听话”,不按照他的思路去进行心理咨询,他就会认为这个咨询是不成功的。每位咨询师都难免有他的局限性,当然负责任的咨询师会始终不忘自我的修炼,努力把自身局限性的影响降低到合理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位咨询师对于咨询是否成功的主观感受也就更有参考价值了。(说明:不同的咨询流派对于咨询成功与否的看法也有些许不同,但是我认为这个影响相对是比较小的,故在这里暂不讨论。)
以上简单讨论了客观标准和主观体验两个方面。只看客观的数据是不全面的,比如一般来说,一个进行了十次的咨询比一个只进行了一两次的咨询更深入更有效是断没有疑问的,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长程的咨询就一定会更好,如果长程的原因是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了依赖,那同样是失败的。只看主观的感受也是靠不住的,比如一位青年失恋了,他通过情感导师(现在有很多这种打心理咨询擦边球的操作)提供的帮助成功挽回了女友,但是这里面更多的是手段而不是真诚。他和女友重新在一起了,他认为他的心理咨询成功了。但是长远来看,由于没有真正解决他在处理亲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咨询远远算不上成功。
主观体验是衡量一个心理咨询是否成功的重要方面,但前提是来访者和咨询师都能正确对待心理咨询,如果来访者期待快速取得神奇的效果,如果咨询师期待通过咨询获得高收入或别人的赞美,那他们主观的感受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参考价值了。客观的数据也是也是评价心理咨询的重要标准,但是这个数据应该是在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负责任地投入到一段心理咨询中以后自然而然发生的,如果出发点就是去追求一个好数据,比如某资深咨询师称可以教会他的学员怎样把一个咨询做到一百次,那就是不可取的了。
除了主观的感受和客观的数据,当我们评价一个心理咨询的时候还需考虑要其他一些情况,比如来访者所面临困难的严重程度、咨询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以及咨询是否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等等。不管是对于一段心理咨询还是对于一个人一件事,了解地越全面就越有可能给出公正合理的评价。这里我不妨给出一个反例,请翻开《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的第40页(见下图),如果不愿意了解具体的情况,我可以张口就来,大概可以这么说:“这个欧文·亚隆太不靠谱了,整了这么久也没有解决人家的根本问题,他一定是一个不靠谱的心理咨询师!”
对于“什么样的心理咨询才算是成功的”这个问题,或许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我想一个成功的心理咨询一定是一段来访者和咨询师共同参与共同负责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或许会经历一些困难,但最终双方都会收获各自的成长。
Views: 125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