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来访者问:“你爱我吗?”
据说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渴望无条件的爱,然而我们尘世中的父母确实很容易有很多小小的缺陷,以至于我们很难从他们那里获得我们想要的爱,但是却很难放弃这种不合理的期待。
于是,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一个有时候会被理想化的对象,我有时候会遇到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发生在咨询室外,某些“潜在”的来访者,被痛苦折磨的人,他们其中一部分人对于“理想的心理咨询师”的期待,就是希望心理咨询师像一个菩萨一样充满爱心,甚至不需要他们走入咨询室,也不需要任何付出,就可以获得咨询师无条件的爱了。而一旦这个期待没有得到满足,它便可能化为无名的愤怒——“你们这些所谓的心理咨询师,全部都是为了钱!”
第二种情况发生在咨询室中,当咨询师与来访者一起紧密合作时,尤其是在很多时候来访者感觉到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像自己面前的这位咨询师这样理解他们时,他们其中有一部分人会希望这个心理咨询师可以理解他,而且不会有任何理解的偏差,甚至有些他没有说的部分,心理咨询师也全都够敏锐的捕捉和感知到。一旦这个愿望落空时,来访者可能会陷入深深的失望——“就连你也不理解我,天啊,这到底该怎么办呢?”
第三种情况发生在咨询的间隔中,有的来访者会一直不断地散发一种信号,“我需要你,没有你我活不了”,从“我又感觉不好了”,到“我又觉得想死”,各种不停地尝试。其中一些人,在他们这么说的时候,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那么难以忍受,但是他们希望用这样的痛苦表现来赢得咨询师的额外的关爱。他们不断地需要自己是可以被关爱的感觉,就好像他们已经完全退化成了一个小婴儿,只是等待着妈妈的爱。一旦这个愿望落空时,来访者可能会陷入一种冲动——“我这么依恋你,你却不是真的爱我,我要离开你!”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不是神,也不想当神,我安心地做我的普通人。我和每一个人一样需要一点一滴去和别人建立信任、维护平等友好的关系,并在很多时候通过心理咨询中的这种专业和亲密关系让人们重建内心的安全体验。
所以当来访者说:“你爱我吗?”我可能也会需要问来访者:“你希望我爱你吗?你准备好在一段专业的亲密关系中去学习和体会了吗?”
最后我还想用泰戈尔的诗来作为结束。
尘世上那些爱我的人,用尽方法拉住我。你的爱就不是那样,你的爱比她们的伟大得多,你让我自由。
他们从不敢离开我,恐怕我把他们忘掉。但是你,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你还没有露面。
若是我不在祈祷中呼唤你,若是我不把你放在心上,你爱我的爱情仍在等待着我的爱。——泰戈尔
Views: 60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