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距离你的感觉有多远?
在咨询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一部分人在刚刚进入咨询的时候距离自己的感觉很远很远,以至于他倒是感知不到那么多痛苦,更多的就是麻木。麻木到什么地步呢?除了记忆力下降之外,很多人还表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吃东西的时候都吃不出好吃不好吃,甚至拿着一袋零食忽然之间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吃完了,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也动不动就发呆,总之就是一直“感觉不在线”的状态。
“感觉不在线”有时候是一个危险的状态,尤其是比如开车的时候,有的人会不小心追尾、甚至差点撞上人等。但是“感觉不在线”是一个对我们的保护,也就是隔离的防御机制。当我们感到痛苦,然后又无计可施的时候,那怎么办呢?我们就很自然地把自己和自己的感受隔离开来。
由于我们非常注重来访者的隐私,不想分享任何个案,我还是按照惯例,分享下我自己的经验。
我第一次注意到自己距离自己的感觉很远是在1998年刚上高中的时候。高中的生活非常紧张,也是我首次开始住校。我上高中后没多久便胖了一些,原因是我在学校吃得太多。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一顿饭可以吃两个馒头和一些菜。我记得一个邻居问到我的食量的时候,表示惊诧,随即又说没有饭(指小米粥之类的食物),只是吃馒头和菜的话,也可以理解。别的不说,在高中食堂的饭菜那么难吃,而学习又那么紧张的情况下,我还长胖了。你看我和我的感觉之间的距离真的很远。
现在回想起来,我容易在刚进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出现这种现象,大一的时候我也长胖了。我猜我是很想照顾自己,然而又不知道怎么照顾自己,然后唯一不知不觉在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吃了。啊,我真的不是在为吃货辩解。事实上吃货是很棒的,因为吃货常常为了美味而选择,他们的感觉在线而且非常活跃。
那么怎么办呢?其实干预起来倒也很简单。我觉得一个很好的开始就是:时常问一下自己在想什么,是什么感觉。这虽然很容易,但是这是很有用的。至少我就有来访者只实践了这一条,就成功地远离了暴饮暴食一些。当然深度的成长可能会需要更多细致的处理,一般我们是鼓励在一个温暖的关系的容器里面去探讨我们的很多体验。这个关系的容器可以是一段友谊,一份亲情,一场恋爱,或者是在专业的心理咨询关系中。当我们在这样的容器中去回顾曾经被自己忽略的那些紧张的情境,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经历的爱恨情仇,并且和一个人一起讨论可以怎样做出调整,可以怎样更好地对待自己,在经历了很多这样的讨论之后,下次出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停顿下来,离自己的感觉靠近一点,对自己感受温柔一些。
我还想给这样的前来咨询的人打一个预防针,对这些人群,我常常发现,如果按照SCL90等标准量表来去测量的话,按照我们一般每个月重测一次的节奏来看,很多人在首次咨询的时候量表分数很低,然后在第二次量表分数会上升,然后随着咨询的进行,在后面又会逐渐降下来。我觉得这可能是人们开始的时候咨询进行了一段时间,痛苦本身虽然没有加重,但是随着自己对自己的感知更加清晰,所以感觉起来就像是症状加重了一样。这已经在我的多位来访者身上得到了验证。
“感觉在线”是一种可以真实地面对自己和生活的状态,它有时候需要很多勇气,但是相信我,如果你体验过这种拥抱自己感受的感觉,你应该会爱上它的。
Views: 50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