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博客

本网站一切内容均为原创,请勿转载

或许是因为我们距离自己太远才会如此孤独


我曾经误以为我没有资格谈论孤独,但我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对孤独的体验以及当下对于孤独的思考。

从小我就是个很合群的孩子,从开始有一群小伙伴玩耍,到后来总是有闺蜜为伴,到工作后自然而然地结交朋友,我仿佛跟孤独没有什么接触。除非是我独处的时候。事实上以前我确实害怕独处。我曾经因为经常是我主动去找小朋友玩耍而感到不公平,但是为了避免独处,我很乐意这么做。作为一个开朗的人,独处是容易避免的,有学业,有伙伴,工作后有同事一起,有事可干。

我发现我常常躲在事实的后面观察别人。比如如果一个人主动对我微笑,或者一个人总是热情地回应我,我便认为这是一个安全的信号。在我2011年求助心理咨询之前,我好像很少直接跟别人交流我的感受。我总是隔着这样那样的信号,在我觉得稍微安全的地方与别人浅浅地交流。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需要独处而感受到孤独,又不需要冒太多的风险。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在做着类似的事情,然而坏消息是,这样的做法是有期限的。一旦在结婚生子之后,人们一般都开始忙碌于自己的小家庭,这样的方式便不太能够适用。于是挑战就变成了,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彼此交流。很多亲密关系并不会涉及到深度的交流,因为人们只是围绕着一个看似亲密的关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买房、结婚、生子等等。忙碌中,或者在矛盾中我们也会忘记内心交流的某些需求。

人类是很善于自我欺骗的,比如我就是。假如我没有在我第一段婚姻中遇到我不可容忍的问题,那么我不会想要要求更多。事实上基于我对我父母的婚姻的观察,婚姻就是搭伙过日子,在这里渴望太多的理解和关怀倒反而是有些太过奢望了。所以有时候从某种角度上我庆幸在婚姻中遭遇的挫折,它使得我在绝望之中开始求救,至少在我曾经的一位咨询师那里,我的曲折的求救得到了回应。在那里,我看到我的感受是重要的,我的内心的渴望是值得重视的,我感到在那里我不是一个拥有很多社会角色要完成很多任务的人,而是一个有自己独特感受独特经历独特需要的鲜活的生命。

我最庆幸的还是我当下的亲密关系,我与我老公之间的充分的沟通,这在我看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几年前,我曾经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到达某种极限,我是说人和人之间的链接在我的想象之中已经很难再去深入,然而就在前不久,又经历了一次飞跃。我是一个有很多很多缺点的人,但是我感觉到这些缺点都不会成为我们之间关系的阻碍,我感觉连我自己都不完全接受我自己的地方,可以在这个关系里得到充分的接纳——还有比这个更安全的感觉吗?

我承认我确实比较幸运,但是我得认可我自己的勇敢。如果不是我尝试着打开我的内心,我将永远无法感受到这样的充分的被接纳。实际上我想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触吧。不止一次的,我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孤岛,我们渴望着有人能光临,有人愿意看我们一眼跟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内心的感受。可以日复一日,多数人只是等待着别人的到来,而不敢做出一点主动寻找的尝试。更可怕的是,我们渐渐屏蔽了自己的内心,我们用日常繁杂的事物来遮盖住自己的种种感受,就好像那里什么都没有,就好像真实的我们可以永远在黑暗之中,我们只需要扮演暴露在阳光之下的自己的种种角色就已经足够。

有人说,我从小就没有朋友,我离人群太远,我感到孤独。可是如果连我们自己都距离自己太远,那或许就是在人群之中也只能继续品味孤独。人生的际遇或许可遇而不可求,只愿我们还没有沦落到忽略自己的种种感受,如果我们还愿意和自己的感受在一起,孤独或许就会在合适的环境下溜走。

下面分享一首我在孤独的时候很喜欢听的歌:

酒一杯 不想记得我是谁
为了谁 这苦涩的滋味
周末夜 夜不会夜 只有我没人陪

不想接 没有显示的电话
不想接 而我想找的人 他在哪里
好疲惫 心一碰就会碎

我不过不过想 找个人讲讲话
世界这样大 有人在吗 为何没回答

我不过不过想 找个人讲讲话
寂寞这样的大 没人听见吗 为何没回答(没有回答…)

在徘徊 这橱窗倒影是谁
那是谁 他紧紧的皱着眉
谁来安慰 这疲惫 心一碰就会碎

我不过不过想 找个人讲讲话
世界这样的大 有人在吗 为何没回答

我不过不过想 找个人讲讲话
寂寞这样的大 没人听见吗 为何没回答

我不过不过想 找个人讲讲话
世界这样的大 有人在吗 为何没回答

我不过不过想 找个人讲讲话
寂寞这样的大 没人听见吗 为何没回答(没有回答…没有回答…)

———动力火车《我不过想找个人讲讲话》

Views: 214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我的头脑中记忆了一件不存在的事情

春节前后接连看了《三体》和《狂飙》这样的精彩剧集,完结后想接着追一部却没有合适的选择,这时候想起一部老剧,就是 …

被误解的心理咨询

如今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后都能想到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而若干年前,比如我上中学的时候,是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询 …

新冠三年之个人小结

差不多两年前的时候,我在《新冠元年之个人小结》中记录了个人在新冠中的一些感受。新冠二年无事,转眼新冠三年即将结 …


各种各样的蝉和生命教育

怎样的生命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珍爱生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从各种各样的蝉来说起。 …

他为什么打我?

最近读完了伦迪·班克罗夫特的《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阅读的过程非常痛苦。 …

一起摇摆,在成功与失败之外

如果成功是一个挑剔的爸爸那么失败一定是个包容的妈妈每次当我在选择的路口我都只瞟一眼成功就坚定地奔向失败因为我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