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pan>董志成</span>

管中窥豹:我在心理咨询中所见到的百度和知乎——兼谈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互联网时代,信息似乎变得不值钱了,因为你想了解的信息几乎都可以在网上搜到;知识似乎也不值钱了,因为你随时可以在网上提问,然后会有一众网友甚至某某大V给出解答。看上去一切都好,但是真相是怎样的呢?我今天就来从百度和知乎说起。 我从2001年开始使用百度,使用过程中一直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我最需要的信息总是需要翻一翻才能找到,而且这个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实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那就是竞价排名。百度的广告语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那确实会是很好的体验,然而现实却是“百度一下,...... 阅读全文>

茶叶蛋和彩虹糖

我发现茶叶蛋是个很有意思的存在。早先有“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让人们经常把它挂在嘴边,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个说法渐渐不怎么提了,本以为茶叶蛋将淡出人们的日常用语,回归为一种普通的食物,没想到前几年它又在某台湾教授和众网友的共同努力下再次走红…… 说起茶叶蛋我还真有一些想说的,我挺喜欢茶叶蛋的,比白水煮的有滋味多了。不过小时候家里在平时是不做的,只有到了春节才会煮上一锅。这也是我们本地的习俗,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如果只是自家吃,那我对于茶叶蛋可能不会有多少特别的印象,但是重点就在于这些茶叶蛋...... 阅读全文>

心理咨询是怎样进行的

很多来访者都很关心心理咨询是怎样进行的,这里先简单列举一下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咨询是怎样做的,然后再说一点我自己的理解。 主流的心理咨询无非是三大流派——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其中精神分析的知名度可能是最高的,所以我就先来说说精神分析是怎样做的。首先是初始访谈,共进行n次,目的是作出评估和筛选,然后进入正式咨询阶段,每周四到五次,每次五十分钟左右。咨询中会进行自由联想、对梦进行解析、处理移情和阻抗等等,然后达成所谓的“修通”,这期间可能会有反复,顺利的话会最终会达到一个咨访双方比较满意的状...... 阅读全文>

不否认,积极改变的开始

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经过心理学家们的持续工作,至少已经总结出了几十种常见的防御机制,人们通过这些防御机制将可怕的东西控制在意识之外,从而避免焦虑并保持内心的平衡。“升华”这样的高级防御机制或许可以带来伟大的成就,但是对于追求幸福的生活却未必有帮助。 低级的防御机制则只是回避问题的手段,其代价是让我们远离自我成长的可能性。我今天想讨论的内容涉及一种使用率颇高的低级防御机制——否认。 每个人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使用过否认这一招,比如我小的时候就觉得死亡是与我没有关系的,直到十来岁的时候,有...... 阅读全文>

谈谈心理咨询的咨询效果

心理咨询的效果如何是来访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深入谈这个话题恐怕需要大费笔墨,今天只是基于对数百个来访者的咨询效果所做的评估简要谈谈。在这些咨询中咨询师是定量(鱼树心理的两位咨询师),来访者是变量,因此看上去显得来访者对咨询效果影响很大,实际上任何一次心理咨询都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的,成功与否,双方的责任各占一半。 一:自己预约咨询的来访者,咨询效果好于别人替他预约咨询的来访者。 咨询效果的好坏与否与来访者本人的参与程度成正比,预约咨询是来访者参与咨询的开始,如果这一步都是别人...... 阅读全文>

三和大神——一种精神状态

最近看了NHK的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了解到在深圳龙华三和人才市场和海信人才市场周边有一群被称作“三和大神”的年轻人,他们不愿意做正式的工作,只做日结,“做一天阔以玩三天”,吃4元的挂逼面,喝2元2升的大水,上1元一小时的网吧,住15元一晚的床位,或者干脆露宿街头;他们远离故乡,放弃了一切社会关系,甚至卖掉了身份证,他们对未来已经不再抱有期望,很多人沉溺在网络游戏当中,还有些人死在街头……如果只是有几十个或几百个这样的人,也不至于大惊小怪,但是当我得知这个群体有几万之众以后,...... 阅读全文>

鱼树心理原创声明

我们的心理博客页面有一条声明——“我们的每一篇文章都坚持百分之百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算是对自己原创的保护。实际上我们并不认为会有人copy我们的文章,因为我们的文章并不是什么很专业的东西,我们更注重于谈自己的感受,而这种比较自我的东西抄起来也没什么意义吧。 最近无意中发现某心理咨询机构新上线的网站还真的copy了我们——copy了我们的咨询流程、收费标准、咨询协议和咨询范围,这真是始料未及,所以才觉得有必要在我们网站的相关页面上也加上一个版权声明。 具体来看一下他们是怎样copy的,下面附上截图,图左侧是XX...... 阅读全文>

保持好奇,合理期待——我对于催眠的基本看法

催眠是指唤起一种非正常的心理状态,现在仅被一些外行人用来作哗众取宠的表演。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926) 我们接到过一些电话,上来就问“你们做催眠吗”,给人的感觉是他已经认定催眠能解决他的问题,甚至只有催眠才能解决他的问题,由于我们是不做催眠的,也只能简单地告诉来电者我们不做,但是如果他愿意进行谈话式的心理咨询,我们是非常愿意提供的。电话中很难做更多的说明,今天借着这篇博文,我希望能说得更具体一点。其实我对催眠所知甚少,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来分享一下我对催眠的一些看法。 很早以前就打算写一篇关于催...... 阅读全文>

重获童真——我拍鸟的体验(之一)

如今的心理学变成了一种流行文化(也是商机),网络和实体都有大量的课程和培训,比如各种微课。我见过一些花费不少时间和金钱来学习各种心理学课程的来访者,这些课程包括恋爱技巧、为人处世的学问等等,其中一位告诉我,TA平常散步的时候都要带着耳机听这些课程,结果我想大家都猜到了——什么都没有改变。至于培训,我在网上看过一段某培训班的视频,一位外国友人照着PPT讲课,他讲一句,旁边的翻译实时翻译一句,效率非常低下,而且那么短的时间也很难有深入的沟通,也许真正有吸引力的是培训结束后可以拿到证书吧。 知识的普及当...... 阅读全文>

被2018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惊醒了一下

每年六月七日中午左右,关于高考作文的消息就会出来。我今天也是像往年一样在网易新闻里随手一刷,点开了相关报道。这只是惯性,实际上去年的高考作文是啥我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今年本来也该如此。午后昏昏欲睡,我拖动着屏幕,看着全国各地不同的作文题目,却突然被上海的考题惊醒了一下。为了重现这个过程,我把内容为今年各地高考作文题目的图片一一贴在下面。 —————————————- ————————&#...... 阅读全文>

我的头脑中记忆了一件不存在的事情

春节前后接连看了《三体》和《狂飙》这样的精彩剧集,完结后想接着追一部却没有合适的选择,这时候想起一部老剧,就是 …

被误解的心理咨询

如今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后都能想到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而若干年前,比如我上中学的时候,是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询 …

新冠三年之个人小结

差不多两年前的时候,我在《新冠元年之个人小结》中记录了个人在新冠中的一些感受。新冠二年无事,转眼新冠三年即将结 …


各种各样的蝉和生命教育

怎样的生命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珍爱生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从各种各样的蝉来说起。 …

他为什么打我?

最近读完了伦迪·班克罗夫特的《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阅读的过程非常痛苦。 …

一起摇摆,在成功与失败之外

如果成功是一个挑剔的爸爸那么失败一定是个包容的妈妈每次当我在选择的路口我都只瞟一眼成功就坚定地奔向失败因为我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