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博客

本网站一切内容均为原创,请勿转载

聪明的代价

我们都需要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例如有很多人需要感觉自己很聪明,但是这样的需要却常常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熟悉鱼树心理的朋友都知道,出于对来访者隐私的保护,我们从不分享任何临床案例,所以我还是按照惯例,来说说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吧。

或许是因为小时候被夸赞“聪明”太多,也或许是只有表现“聪明”才会获得关注,不知道什么时候,“保持聪明”开始成为我的一种压力,它变为一种不合理的要求,需要自己随时随地保持聪明,否则便会容易产生自我怀疑。比如在我小学阶段第一次缝被子没有缝成直线的时候,按说没有把线缝直这是多么司空见惯的事情,第一次做怎么可能就那么快地适应呢?但是我还记得我甚至一度认同了这样的想法:“我真的很笨,你看我连个被子都缝不好!幸亏我学习还不错,要不然我这么笨,肯定无法生存的!”这样的想法不会被说出来,但是这种自我怀疑自我攻击带来的坏处却是实实在在的。

例如它容易让我轻易放弃尝试,就比如在培养兴趣爱好的时候,有很多时候我只是稍微尝试一下就没法继续下去了。我想很多人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除非在尝试一个东西的时候展现出不错的潜力,否则很快就放弃。

例如在需要坚持才能见到成果的领域,也容易逃离,因此有时候会出现不断地尝试不同的领域,却总是浅尝辄止。旁人或许会觉得,这个人就是三分钟热度,好可惜!然而实际上只有短暂的尝试中才能获取这种“聪明”的感觉,而每一个领域深入进去的时候总是会遇到成长不显著的那种时候,那时候如果还需要不断地感受到“我很聪明”的话,那种挫败的感觉才是最可怕的。

例如难以保持一段长久和谐的亲密关系。尤其是在恋爱中,开始总是容易甜蜜,甚至可能会觉得各种心有灵犀。但是持续稳定的亲密关系却需要不断地维系,每一次需要努力的时候,如果不能耐下心来交流,就容易从一段关系跳到另一段关系,却始终很难深入下去。

说到这里似乎已经和聪明没有了什么关系,其实聪明的需要只是一个例子。有些人是需要感到勇敢,有些人是需要保持可爱,这些需要说起来都没有太大不同。总之,一旦某种需要变成一种桎梏,我们便失去了自由。

由此说来,我觉得自我接纳真是最棒的一种东西,不管我是什么样的,我都尊重自己本来的样子,并且爱自己,想想看就知道这有多难。所以我们常常会希望从别处获得这种接纳,从父母那里,从朋友那里,从恋人那里,然而这样的希望常常落空,因为这样的接纳它真的不仅仅是一种意愿,还需要一种爱的能力。

我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完美的童年,我的幸运在于我误打误撞地开启了心理咨询中的心灵之旅,在那里我曾经感觉到被包容被爱护,那种感觉时常给我带来感动。我的更大的幸运在于我在生活中创建了这样的关系,它使我感到我不需要完美,也会被看到被珍视。我感恩有这样的温暖的关系,并且希望借着一段段咨询关系,把这样的幸福传播出去。

Views: 823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我的头脑中记忆了一件不存在的事情

春节前后接连看了《三体》和《狂飙》这样的精彩剧集,完结后想接着追一部却没有合适的选择,这时候想起一部老剧,就是 …

被误解的心理咨询

如今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后都能想到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而若干年前,比如我上中学的时候,是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询 …

新冠三年之个人小结

差不多两年前的时候,我在《新冠元年之个人小结》中记录了个人在新冠中的一些感受。新冠二年无事,转眼新冠三年即将结 …


各种各样的蝉和生命教育

怎样的生命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珍爱生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从各种各样的蝉来说起。 …

他为什么打我?

最近读完了伦迪·班克罗夫特的《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阅读的过程非常痛苦。 …

一起摇摆,在成功与失败之外

如果成功是一个挑剔的爸爸那么失败一定是个包容的妈妈每次当我在选择的路口我都只瞟一眼成功就坚定地奔向失败因为我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