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不是数学,心理状态改变的两个陷阱
数学总是非常精确的,很多人喜欢数学之美,还有很多人喜欢数学的确定性。对于不确定性的接纳不足的人,常常会陷入心理状态改变的陷阱中。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两个陷阱。
第一个陷阱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是一种防御,就像洋葱一样层层包裹。有的人是撕开了一层防御之后,就觉得谜底揭晓了,问题自然也就可以解决了,然而事实可没这么简单。例如:一个看到高楼大厦不敢出门的人,可能是用这种焦虑害怕来替代地表达亲密关系和生活中的压力。当我们在咨询中领悟了这点之后,他可能不敢出门的感觉很快就能有所变化,但是如果咨询到此结束的话,我们处理亲密关系和生活中的压力的方式没有改善的话,我们的症状可能再以其他形式出现。再比如:一个频繁出轨的人可能是用他的出轨在唤起配偶的注意,当他领悟了这点之后可能确实不那么想出轨了,但是如果他不能在咨询中探讨出改善婚姻的方式来,那么有极大的可能性还是会出问题的。
第二个陷阱是当我们知道解决方向之后,就好像知道自己原本在状态A,需要改变为状态B,精确的知道之后以为只要下定决心努力改变就可以了,然而实际上不管是多大的决心,我们都很难直接从A变为B。数学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而心理学上两点之间线段则常常是不可能,好像只能曲线前进,有时候前进几步,有时候甚至后退几步,蜿蜒前行才能到达目的地。例如:有人发现责备自己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然后决定再也不去责备自己。当他开始努力的时候,可能确实有些时候可以不责备自己了,然而习惯的力量是很大的,很多时候他还是不由自主的责怪自己。而且以前他不知道责怪自己不好,现在知道了之后、下定决心了之后还是做不到,这让他非常懊恼,而越发责怪自己。双重的责备只会给自己更大的压力,而开始的初衷就很难实现了。
这两个陷阱不难理解,那么怎么应对呢?简单的一句话:坚持系统地进行心理咨询、在双方评估适合结束咨询时再循序渐进地结束咨询。
我们大家都是人而不是神,走进心理咨询室时日积月累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善一定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尤其是当我们感到挫败的时候,更需要心理咨询师的支持。改变就是在点滴积累中逐渐产生的,我们会需要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不是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当我们真的学会这种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之后,再逐渐告别咨询独自面对自己的生活,那个时候有了对自己足够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会走得更稳。
Views: 43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