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World!”——一个简单而又困难的目标
《我想写出这个世界上最棒的代码》戏剧化地呈现了一位迟迟不愿行动,最终也才写了个“Hello World!”的码农的心态。这看上去看很夸张的描写完全是来源于生活,如果把“我想写出这个世界上最棒的代码”替换成别的目标,很多人可能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其实这一点也不丢人,除非你是那种一上来就有合理而又明确的目标,并且还能顺利实现的人;我想了又想,好像只有设计良好的机器人才能符合这样的预期。
呈现这样一位虚拟的码农的内心世界,目的不是要否定他,更不是要嘲笑他,正如文章开头的注释所说“我们不能否认‘我’的努力,也不能忽视‘我’的痛苦”。我们需要做的是去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为什么停滞不前?我们能从中学习到什么?
首先我想说,我自己也算得上就是这样的一位码农。我曾经真的就是一个码农,庸庸碌碌地写了几年代码。我并没有“写出这个世界上最棒的代码”这样的宏大目标,不过有一段经历倒是挺接近这位码农的。那是安卓系统刚兴起还不算太久的时候,我觉得我可以去开发安卓上的应用程序。我的目标是通过做个人开发者赚到钱,这个目标不算完全不合实际吧,但是通过我下面的抽丝剥茧就会发现我与那位码农没有什么质的不同。相比较而言我更有欺骗性,因为我早早就写下了“Hello World!”,而且还不止是“Hello World!”。我看上去有计划有步骤,比如我会说我要先写一个小一点的程序,通过写这个这个程序熟悉安卓系统开发的基本知识,然后再去立项做我正式开发的项目。我真的去写了,并且发布到了几个应用市场,还收到过用户提意见的邮件……如果有人问我相关问题,诸如为什么写这个程序,同类程序有哪些问题是我要避免的等等,我说不定可以对答如流呢。但是只要观察细节,就能发现不对劲。比如当时安卓的新版本要出来了,变化有点大,我就花了不少时间研究新框架以及兼容性相关的问题。再比如我要为未来的正式项目做准备,那个项目要被很好地管理起来,于是又花了一点时间搭了一个个人用的代码管理系统。不是说这些事情是完全不必要的,但是怎么感觉就不对了呢……总之是可以感受到上文提到的那位码农的味道了吧……现在我可以说,我写的那个程序其本质难道不就是一个代码行数多一点的“Hello World!”吗?如果问我长远的规划,或者是不是真的有信心,我恐怕就要顾左右而言他了。毫无意外,这个做安卓个人开发者的目标以不了了之告终。
很多来访者都会谈到一些目标,比如想要写书,想要画画,想考取某个证书,想改善人际关系等等,还有的来访者计划着涉及工作或生活的某个重大决定,也算是一种目标。绝大部分情况下,这些目标并非是他们咨询的全部内容,但是如果这些目标能如期实现,势必会给他们的人生带来非常积极的变化。但是各种各样的原因阻碍了他们去实现这些目标。有些是方法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旁观者看来通常是非常明显的,来访者本人却没有意识到,如果咨询师指出一些这样的问题,来访者会表示很受用。但是切不可过于乐观,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在简单地指出问题以后,来访者在表示认可以后问题会依然如故。其实很少有来访者完全不知道哪里有问题,但是因为某种需要,我们会阻止自己看清真相,我们已经习惯了固有的做法,这些做法未必是有效的,但是一定是让我们有安全感和掌控感的。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有的来访者已经发展到无视生活中其他重要的内容,只是执着于某一个目标,以至于这个目标已经变成阻碍他的生活朝更好的方向去变化的“罪魁祸首”。这里我加了引号,因为目标本身是无辜的。问题在于目标已经变成了一个空壳,我和多位这样的来访者交流过,最后发现他们虽然执着于目标,但是似乎并不真的关心结果,为了实现目标而去做的事情渐渐变成了机械的动作。
所以在心理咨询中,重要的不是直接告诉来访者问题出在哪里,重要的是去探究背后的心理动力,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答案。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对于有些人来说,目标确实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荒谬的,类似“写出这个世界上最棒的代码”这样的目标并不是最夸张的,有些来访者的目标,想要实现的话意味着需要改变整个世界,这是需要和他仔细讨论的。在理想的情况下,不需要强加“正确”的观念,来访者自己就能感受到目标的不合理性并作出调整。
有的来访者的目标是非常合理的,而且对于他当前的生活、学习或工作很有意义,这时候需要做的就是提供支持,陪伴他去把目标细化,因为光有一个宏观的目标往往是很难实现的。另外就是陪同他一起审视他过去的做法里面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甚至是起反作用的,这样他就有可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去做出调整。这看上去很简单,理论上说他的朋友或家人都可以做到,只是在现实当中,很多来访者却收获到来自家人、朋友或者他自己的否定。很多来访者都是非常聪明的,完全有能力自己找到适合他们的解决方案,他们缺少的是理解和支持。
在目标合理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人能投入地去做一件事件,很少有不能成功的。不难发现,很多来访者的精力被严重牵扯,以至于不可能真正投入去实现某个目标。这些消耗精力的事情当中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涉及早年的成长经历并可以一直延伸到当下与父母的关系(或其他人际关系),另外一种则涉及某些创伤性的体验。这些内耗让我们失去了自由,心理咨询的重要目标就是让我们重获自由。相比较而言,生活、学习或工作上的某些具体的目标无需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心理咨询的进行,来访者有可能会对原来的目标进行调整,这些调整一般都是富有建设性的。
重要的是自我觉察,前文《治好了我二十年的拖延症——我弹琴的体验》涉及我本人的一个小目标——学琴,文中分享了一些我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的感受。本文中我也分享了一些我在未能实现“做安卓个人开发者”这个目标的过程中的感受。我想,总的说来,相信我们自己的感觉是没错的。如果我有一个目标,但是我发现我虽然确实在做一些相关的事情,但是总是不触及核心内容,也许就需要扪心自问一下了。我是在害怕什么?是害怕失败还是害怕别人的评价?是什么阻碍了我?是我的能力不行还是说完美主义倾向阻碍了我?亦或是我根本就选错了目标?实际上还真的有可能是选错了目标,如果我做的是我真正想做的并且能发挥我特长的事情,难道我不应该充满动力吗?
以上问题都是值得思考的……
在《我想写出这个世界上最棒的代码》的最后,那位码农终于用程序打印出“Hello World!”。打印它只需一行代码,真的是太简单了;而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人能够从内心发出“你好,世界”的声音又是多么困难啊,这虽不需要一行代码,却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
Views: 25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