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博客

本网站一切内容均为原创,请勿转载

蹭热点,说说《战狼2》

作为心理博客,本不是写影评的地方,《战狼2》也并不是一个与心理相关的电影,但是《战狼2》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现象了。

《战狼2》的票房势如破竹,稳稳拿下了华语电影的第一名,与电影和吴京相关的新闻也成为各种媒体的焦点,一时间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漫天飞舞;在类似豆瓣这样的平台上,键盘侠们也忙碌了起来。《战狼2》观影人次已经超过一亿,与这个数字相比,键盘侠的数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这个群体的绝对人数应该是不少的。

在键盘侠的眼中,这个世界非黑即白,具体到《战狼2》就是:一方认为,只要是支持《战狼2》的就是“五毛”;另外一方则认为,只要不支持《战狼2》就是“美分”,就是不爱国。任何理性的讨论都很容易被双方的争吵声所淹没。而网络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绝大部分人只是“沉默的大多数”,键盘侠们很容易地就脱颖而出。

今天我也来谈谈这部电影,顺便思考一下为什么它能这么火爆。

先晒上电影票。

这一场上座率并不高,但是是大厅,粗略看了下,观众大概有50人。由于观影时间是工作日的下午,这个成绩已经相当好了。

由于主角是硬汉,很多人都想到史泰龙,施瓦辛格之类,把《战狼2》和《第一滴血》《敢死队》相提并论,但是当看到吴京带着于谦和黑人小朋友在大街上逃命的时候,我想起的却是《血钻》中小李子带着黑人哥们在大街上躲子弹的情景,如果忽略细节,两者相似度不低于90%;继续看下去以后,我发现《战狼2》和《血钻》还真的很有可比性。

《战狼2》《血钻》
男主角前特种兵,虐海盗者前雇佣兵,钻石及军火走私者
女主角女医生女记者
故事地点非洲某战乱国家塞拉利昂
驱力为女友复仇离开非洲
正反双方争夺的目标陈博士(陈博士被杀后变为争夺小女孩)钻石(知道钻石秘密的黑人兄弟)

先来看初始设置。

冷锋是前特种兵,因为犯错被革除军职,后来在非洲做点生意,顺便虐虐海盗啥的,与当地人相处地十分融洽。当然了,他到非洲主要的目的是寻找女友“被害”的线索。

小李子饰演的《血钻》男主角丹尼则是来自津巴布韦的前雇佣兵,战争贩子,主要以做钻石和军火买卖为生。他也是战乱的受害者,童年曾目睹家人遇害,内心渴望离开非洲这个伤心之地。

这是初始设置,冷锋虽然犯了错,那也是伸张正义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冷锋一开始就是个正面人物;丹尼则不然,作为一个发战争财的人(兼受害者),他在人性上的上升空间很大,在这一点上,《血钻》已经赢了。

接下来就要展开主线了。

冷锋所在国战乱升级,我军虽然赶到,但是由于政治原因无法直接介入。冷锋作为有使命感的前军人,挺身而出营救陈博士和被困中资企业人员,故事开始……由于反方可能就是“杀害”其女友的势力,这个挺身而出还是比较合理的。

丹尼所在的塞拉利昂当然也是处于战乱,他因走私入狱,碰巧得知男二号知晓一颗大号钻石的秘密,两人一同走上夺取钻石的艰险道路,故事开始……当然了,黑人兄弟更在意的是找他的儿子。

主线展开后,两部电影的区别就越来越体现出来了。《战狼2》主打动作和场面,《血钻》则是深挖人性。《血钻》里面男一和男二,男主和女主都有比较深入的沟通,对男主完成人性的升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战狼2》里面冷锋和Darkcom以及女医生也有交流,但是深度不够。女主方面,《血钻》里面的女记者比起《战狼2》的女医生,对情节的推动也更有作用。《血钻》通过对钻石利益链以及叛军对男二号儿子的训练等的描写,展现了较完整的时代背景。而《战狼2》里面,我们知道有战乱有瘟疫,但是这方面的描绘是比较模糊的。《战狼3》的动作戏完全不用担心,武器装备想必也会全面升级,如果在人物内心以及时代背景的刻画上也能升级,就更加完美了。

Darkcom

说了这么多,总结下来就是除了动作,这戏是不如《血钻》的。但是这就是一部商业动作片啊,而且是相当靠谱的动作片,在同类型的作品中质量上乘。不光是吴京,连Darkcom换弹夹的动作都是极帅的。影片确实是用了心的,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拍出了很好的效果,走出电影院,我的感觉是值回票价。

有人指责此片消费“爱国主义”,我觉得未免太吹毛求疵。从剧情上看,从头到尾大部分时间都是动作戏,没多少时间来爱国,几位主角都在忙着保命。男主已经被解除军职,他主要的动力是为女友复仇,在保护群众的过程中更多的也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展现。当然了,电影中有一点中国外交官和军方的戏份,考虑到有前几年的撤侨行动作为故事原型,这样的情节也是合情合理。另外,说到消费“爱国主义”,有那几部以“业”子结尾而且还不让评论的电影坐镇,还真轮不到《战狼2》呢。

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当然是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如果非要拿《战狼2》和类似《逃离德黑兰》或《卢旺达饭店》这样的影片来比内涵,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虽然都是关于战乱和逃亡,但是后面这两部是文艺片,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目前看来,《战狼2》的票房超50亿不在话下,能达到这个级别已经不是单靠电影本身的制作和宣传就可以做到的了,必然是要结合天时、地利和人和才能发生的事情。

天时是什么呢?赶上建军节吗?然而《建军大业》岂不是更应时?国产片保护月吗?已经保护好些年了,然而高票房基本还是在春节档。

地利就不说了,国产片主要都是在国内放映的,不能说《战狼2》有什么特别的地利。

所以,只能从人和的角度来看了。看来国人真的是需要看到国产的超级英雄了,而《战狼2》是第一个满足我们这个愿望的,所以就成功了(当然了,电影本身的质量过关是前提)。

为什么一直没有中国的超级英雄呢?其实不只是中国没有超级英雄,其他国家基本也是没有的,超级英雄几乎都是美国的。电影就好比做梦,如果你不是觉得自己很强,是做梦也不敢当英雄的。不信就去看看《长城》,在这个中国人拍的电影里面,中国的殿帅被饕餮KO,马特呆萌和他的小伙伴却可以到长城外面活捉饕餮一只。故事背景是宋朝时期的中国,中国被描绘成富庶之地,军事装备十分精良,还有各种黑科技,但是头号英勇的人物必须是马特呆萌——一个外国雇佣兵。这骨子里透露出的还是连做梦都不敢当英雄啊,类似的电影绝不止《长城》一部。所以,突然来了个《战狼2》,冒出个战无不胜的国产英雄冷锋,当然会调动起观众的热情。

为什么我们总是以弱者自居呢?因为我们很长时间以来确实就是弱者。

比我年轻的朋友可能没有太多体会,我是八零后,我青少年时期听到的新闻经常是类似这样的:
美国给中国最惠国待遇;美国不给中国最惠国待遇;美国威胁不给中国最惠国待遇;
因为XXX,美国对中国进行XXX制裁;
中国想进WTO,中国进不了WTO;
中国大使馆被炸了;
中国军机在中国被美国军机撞下来了;
等等等等

可想而知,整天听着这样的新闻,再多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没有用的,因为内心里根本就没那个自信。
记得有一年春晚演了个小品,说的是两个在国外的中国人,一个大陆的一个台湾的,两人在大年夜在异国他乡相遇,小品中夹杂者各种政治因素,各种苦大仇深……大过年的,非要搞这种蹩脚的爱国情怀,只能说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吧,其实老老实实卖个拐比啥不强啊:D

感觉中国摆脱这种“苦大仇深”的形象是从2008年以后才渐渐开始的,别的不说,这对提高国民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有好处的。《战狼2》在合适的时间出现了,应该说是满足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需要,在“爱国主义”方面的尺度也把握地十分精准,官方和民间都能认可;影片本身则实际上是纯粹的商业动作片,如此一来,票房大卖也就不足为奇了。

Views: 654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我的头脑中记忆了一件不存在的事情

春节前后接连看了《三体》和《狂飙》这样的精彩剧集,完结后想接着追一部却没有合适的选择,这时候想起一部老剧,就是 …

被误解的心理咨询

如今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后都能想到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而若干年前,比如我上中学的时候,是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询 …

新冠三年之个人小结

差不多两年前的时候,我在《新冠元年之个人小结》中记录了个人在新冠中的一些感受。新冠二年无事,转眼新冠三年即将结 …


各种各样的蝉和生命教育

怎样的生命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珍爱生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从各种各样的蝉来说起。 …

他为什么打我?

最近读完了伦迪·班克罗夫特的《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阅读的过程非常痛苦。 …

一起摇摆,在成功与失败之外

如果成功是一个挑剔的爸爸那么失败一定是个包容的妈妈每次当我在选择的路口我都只瞟一眼成功就坚定地奔向失败因为我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