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pan>生活中的心理学</span>

我为所有女性同胞所做的那些事

说起来真的很好玩,我发现一方面我非常爱我老公,另外一方面我又常常将他当做我们女性的对立面来对待。就仿佛他代表了所有的男性,我需要与之对抗以回应在重男轻女的氛围下所有女性同胞所受的伤害。在后面所说的这种角色之下,我仿佛觉得我像一个战士,甚至一个英雄。 就拿刷碗、扫地这样的事情来说吧,由于从小目睹了妈妈承担大部分的家务,而且听到妈妈对此的抱怨,我一直觉得男性欠我们女性的。而且作为不想妥协的一名女性,我代表我们所有的女性同胞,在家与我的老公开展了长期的斗争。其实这不能称之为斗争,因为这好像是我一...... 阅读全文>

生活中的心理学:花钱和恐惧

我有过一位来访者,她爱读书,但从不读自己喜爱的书籍。我曾经在听说这个消息时忍不住微笑,后来我发现原来我们并没有太多的不同。例如,我花钱,常常不能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这些举动可能来源于我内心的许多恐惧。 我很难买比较贵的东西,这里面除了经济原因和性价比的考虑之外,主要是对生活的恐惧。比如说我会模糊地觉得未来是不确定的,生活是可能遭遇很多苦难的,因此我最好有一定的积蓄来抵御这些可怕的事情,哪怕它们永远都不会发生。我在一个深夜和我老公讨论了这种恐惧,关于各种生老病死和意外的恐惧,在交谈中我们发现...... 阅读全文>

浅谈舒适区

不知从何时开始,舒适区这个概念频频被提及,但是舒适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大家似乎又并没有搞得很清楚。其实我也搞不太清楚,应当说舒适区确实是心理学里面的一个概念,但是并没有严格的定义。由于“跳出舒适区”看上去是如此地积极向上,因而特别适合运用于鸡汤文和成功学,诸如“你的舒适区,正在慢慢毁掉你“、“沉迷舒适区的你,会一步步毁掉你的人生”、“跳不出舒适区,你永远都是普通人”、“沉浸在舒适区,就是与这个世界背道而驰”等等说法比比皆是,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讨论舒适区的文章很多都有类似的特点,就是一眼看上去...... 阅读全文>

总是“热脸贴冷屁股”,到底哪里错了?

生活里难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一片好心地付出,最后不仅没有收获感谢,反而还招来别人的厌恶。这样的事情,对于某些人来说,则显得特别多。我们有时候会怀疑,到底是这些人周围的人有问题,还是这些人本身骨骼清奇,容易创造这种遭遇呢?今天我将通过一件超市摩擦事件来试图解释其中的一种可能性。 先请看一下两个版本的叙述吧。 超市员工: 虽说我的年龄已经接近退休了,我可是闲不住。这不,我刚刚找到一份超市的工作。工作时间虽说长了一点,但是工作内容却很简单,就是称重而已。既可以打发无聊,又可以赚点零花钱,还可以顺...... 阅读全文>

茶叶蛋和彩虹糖

我发现茶叶蛋是个很有意思的存在。早先有“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让人们经常把它挂在嘴边,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个说法渐渐不怎么提了,本以为茶叶蛋将淡出人们的日常用语,回归为一种普通的食物,没想到前几年它又在某台湾教授和众网友的共同努力下再次走红…… 说起茶叶蛋我还真有一些想说的,我挺喜欢茶叶蛋的,比白水煮的有滋味多了。不过小时候家里在平时是不做的,只有到了春节才会煮上一锅。这也是我们本地的习俗,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如果只是自家吃,那我对于茶叶蛋可能不会有多少特别的印象,但是重点就在于这些茶叶蛋...... 阅读全文>

你会休息吗?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学习各种知识技能,但是很少有人认真学习过怎么休息。就好像学习知识技能总是政治正确的,而学习休息,那会不会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代名词?听起来似乎不是什么好事。于是好多人真的不会休息。 有的人不会休息,他便把休闲的时间也用来工作,去公司或者在家加班都是常见的策略。即使工作中没有那么多的事情,也可以拖延一点,通过降低工作效率的方式来用貌似工作的内容把时间填充满。 有的人不会休息,他什么也不做,但是充满焦虑。有时候忧伤地追忆起过往,有时候又担心起未来的种种。在这种焦虑之下,还可以制...... 阅读全文>

破罐破摔的好处

破罐破摔的现象相当普遍,我们每个人都见到过。沉溺网瘾、深陷赌博、遭遇网贷、宅在家中,如此种种形形色色的破罐破摔在男女老少中都有可能存在。聪明的人类通过破罐破摔获得了非常非常多的好处,今天我就来随便列举几条。 破罐破摔可以表达情绪。当我们对他人,尤其是对于我们亲密的人有愤怒等情绪难以表达时,破罐破摔作为被动攻击的绝佳选择,可以表达我们的不满。 破罐破摔可以引诱同情。有圣母心的人总容易对破罐破摔的人们施以同情,这种看起来只是付出而不求回报的行为带来甚至可能带来无条件被爱的错觉。 破罐破摔可以转移...... 阅读全文>

当我们责怪别人的时候

2012年左右,我曾经关注过一段时间的早教。有一次我们去参加一个早教的试听活动,我们刚刚到达早教机构的门口,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一个年轻漂亮的老师过来接待我们,同时跟我女儿打着招呼:“小朋友,你好呀!你手里的气球可以让阿姨玩玩吗?”这样打招呼的方式是如此的司空见惯,但却瞬间引起了我的不满。因为它其中的不真诚引发了我的反感,而这绝不是我心中专业的早教老师应该有的行为。 当时我在我最爱的那位咨询师那里做亲子咨询。我跟我的咨询师说了我的看法:“早教可以对孩子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呀!这些所谓的老师看来对教育学...... 阅读全文>

为什么有时劝告不仅没用还适得其反?

生活中很多人会通过“劝告”来帮助别人,然而却未必有用,有时候甚至会适得其反。让我们来看看以下几个小场景吧。 场景一:A苦恼中,遇到了B A:最近好郁闷 B:你不要总是愁眉苦脸的嘛,要开心一点 A:好吧(默默地更郁闷了……) 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以上情境,可能很多人见多了也不觉得有太多不妥。我们常常会觉得B这样的回应没有问题,甚至还觉得B蛮好心的。 场景二:A打着喷嚏,遇到了B A:最近又感冒了 B:你不要总是生病嘛,要健康一点 A:好吧(继续打着喷嚏) 这下这个场景估计更多人会觉得不太对劲了,这个场景当然在生活中出...... 阅读全文>

重获童真——我拍鸟的体验(之一)

如今的心理学变成了一种流行文化(也是商机),网络和实体都有大量的课程和培训,比如各种微课。我见过一些花费不少时间和金钱来学习各种心理学课程的来访者,这些课程包括恋爱技巧、为人处世的学问等等,其中一位告诉我,TA平常散步的时候都要带着耳机听这些课程,结果我想大家都猜到了——什么都没有改变。至于培训,我在网上看过一段某培训班的视频,一位外国友人照着PPT讲课,他讲一句,旁边的翻译实时翻译一句,效率非常低下,而且那么短的时间也很难有深入的沟通,也许真正有吸引力的是培训结束后可以拿到证书吧。 知识的普及当...... 阅读全文>

我的头脑中记忆了一件不存在的事情

春节前后接连看了《三体》和《狂飙》这样的精彩剧集,完结后想接着追一部却没有合适的选择,这时候想起一部老剧,就是 …

被误解的心理咨询

如今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后都能想到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而若干年前,比如我上中学的时候,是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询 …

新冠三年之个人小结

差不多两年前的时候,我在《新冠元年之个人小结》中记录了个人在新冠中的一些感受。新冠二年无事,转眼新冠三年即将结 …


各种各样的蝉和生命教育

怎样的生命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珍爱生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从各种各样的蝉来说起。 …

他为什么打我?

最近读完了伦迪·班克罗夫特的《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阅读的过程非常痛苦。 …

一起摇摆,在成功与失败之外

如果成功是一个挑剔的爸爸那么失败一定是个包容的妈妈每次当我在选择的路口我都只瞟一眼成功就坚定地奔向失败因为我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