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pan>李彩芬</span>

鼓舞人心的演说:与幻听和平共处

我第N次重听了Eleanor Longden的关于幻听的演讲:The voices in my head,每一次都觉得振奋人心。 幻听是精神分裂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人会对此感到可怕而又无奈。在我的印象中,药物似乎是唯一对抗它的手段,尽管药物也未必有效。所以当我听到Eleanor Longden的演讲,看到这个美丽自信的女人讲她如何摆脱了精神分裂的诊断,如何与幻听和平共处,还拿到了心理学硕士学位的时候,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有很多名人都体验过幻听,例如:苏格拉底、荣格、安东尼霍普金斯、纳什等,还有在TED上谈论自己的精神分裂体验的Elyn Saks和E...... 阅读全文>

习惯性地编织谎言,只为自己能显得好看一点

心理学研究发现,60%的人在10分钟的交谈中撒谎2到3次!人人都可能会撒谎。我们大都可以接受善意的谎言,然后我们有时候会遇到撒谎成性的人,就是那种好像不为什么就能随时随地撒谎的人,那时候就容易感到费解了。 如果说女人倾向于为了取悦对方而撒谎,男人倾向于自吹而撒谎,那么撒谎成性的人又是为了什么呢?尤其是当需要用一个谎言包裹着另外一个谎言的时候,该是多么辛苦啊! 我想在最初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谁都不会想要撒谎。而在不得不撒谎的境遇下太过习惯的人,会自动化地编织谎言,不管需要或者不需要。当一个...... 阅读全文>

或许是因为我们距离自己太远才会如此孤独

我曾经误以为我没有资格谈论孤独,但我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对孤独的体验以及当下对于孤独的思考。 从小我就是个很合群的孩子,从开始有一群小伙伴玩耍,到后来总是有闺蜜为伴,到工作后自然而然地结交朋友,我仿佛跟孤独没有什么接触。除非是我独处的时候。事实上以前我确实害怕独处。我曾经因为经常是我主动去找小朋友玩耍而感到不公平,但是为了避免独处,我很乐意这么做。作为一个开朗的人,独处是容易避免的,有学业,有伙伴,工作后有同事一起,有事可干。 我发现我常常躲在事实的后面观察别人。比如如果一个人主动对我微笑,...... 阅读全文>

总是“热脸贴冷屁股”,到底哪里错了?

生活里难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一片好心地付出,最后不仅没有收获感谢,反而还招来别人的厌恶。这样的事情,对于某些人来说,则显得特别多。我们有时候会怀疑,到底是这些人周围的人有问题,还是这些人本身骨骼清奇,容易创造这种遭遇呢?今天我将通过一件超市摩擦事件来试图解释其中的一种可能性。 先请看一下两个版本的叙述吧。 超市员工: 虽说我的年龄已经接近退休了,我可是闲不住。这不,我刚刚找到一份超市的工作。工作时间虽说长了一点,但是工作内容却很简单,就是称重而已。既可以打发无聊,又可以赚点零花钱,还可以顺...... 阅读全文>

致女生:让我们学着爱自己,而不是把自己放得很低

我常常觉得诧异,为什么有那么多优秀的女性,把自己看得那么低。就像……就像当年的我自己。 是因为外貌吗?不对呀,这些自我价值感很低的人中,有不少人长得漂亮、身材也好。那是因为学历吗?不对呀,这些自我价值感很低的人当中,有不少人是硕士博士呢。那是因为能力吗?不对呀,这些自我价值感很低的人中,有不少人能力卓越、收入颇丰。 看起来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这些外在表现并无太大关系,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有这样的感觉呢?后来我渐渐感觉到,这似乎跟我们早年的关系更加相关。如果你仔细来了解一下,你会发现这些人在童年...... 阅读全文>

怎样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这两天在接孩子的时候听到几位妈妈一段经典的对话,让我想要谈一谈怎么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在那段经典对话中,有的妈妈抱怨现在的小孩太难管:鞍前马后地伺候他,他却还是不够努力学习,不光如此还不让人说,批评的次数多了以后还甩脸子;还有的妈妈附和着羡慕起家里某个没上过学的亲戚,说人家的孩子多么自觉,一直到五年级了考试还能考100分,羡慕死了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而自己家的怎么鞭打都还是不行。 之所以说这个对话经典,是因为我不止一次听到类似的言论,而且觉得好像就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不干涉孩子学习的家庭和一...... 阅读全文>

聪明的代价

我们都需要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例如有很多人需要感觉自己很聪明,但是这样的需要却常常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熟悉鱼树心理的朋友都知道,出于对来访者隐私的保护,我们从不分享任何临床案例,所以我还是按照惯例,来说说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吧。 或许是因为小时候被夸赞“聪明”太多,也或许是只有表现“聪明”才会获得关注,不知道什么时候,“保持聪明”开始成为我的一种压力,它变为一种不合理的要求,需要自己随时随地保持聪明,否则便会容易产生自我怀疑。比如在我小学阶段第一次缝被子没有缝成直线的时候,按说没有把线缝直这是多么司...... 阅读全文>

我们该如何面对出轨?

我们都希望能有幸福的亲密关系,但是近年来离婚率一直在攀升,而调查数据显示出轨是导致离婚的首要因素。虽然出轨之后,多数人选择了不分开,但是在出轨之后,有多少婚姻是变成了失去婚姻质量的空壳子?有多少婚姻可以正视问题、重建信任、恢复如初?又有多少婚姻可以真正经历考验、解决本质问题、甚至把婚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牢固?这其中的感受属于每一对经历了出轨但依然选择在一起的伴侣。 作为一名全职的心理咨询师,我曾经陪伴过很多夫妻走过这样艰难的历程。当然不只是夫妻,也有一些同性伴侣遭遇过同样的问题,有类似...... 阅读全文>

欲速则不达——两个心理咨询失败案例图解

小方从小到大都方,但是他觉得圆才是好的,而方一点儿也不好,甚至想到自己方的形象他都害怕。 小方总是装成圆的样子,以至于别人都还以为他很圆,有时候甚至他自己都忘了自己其实很方。 小方装圆装了很久,这让他很痛苦,他有些装不下去了,于是他准备去做心理咨询。 小方终于走进了咨询室,已经痛苦不堪的他开始向咨询师倾诉,他忍不住描述那早已掩饰不了的自己的真实感觉,一边说他一边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其实都还是方的,他感到这简直太可怕了!他没有精力去留意咨询师给他的反馈,只是感到那么那么地害怕! 小方在咨询中...... 阅读全文>

总有一些痛,是不可避免的

当我还是一个新手妈妈的时候,每次带孩子去打预防针我都焦虑,就是因为打针一定会疼,孩子可能会哭。 我已经忘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尹建莉是怎么谈论父母如何应对这种情境了,但是我记得它给了我一种确定感:我可以不撒谎,孩子可能会逐渐接纳打针的疼痛。带着这种确定感给我的安慰,我开始跟孩子耐心交流。我跟她说打针会疼,但是疼一会儿就不疼了,哭或者不哭都是这样,所以可能还不如不哭呢。然后我的孩子果然适应了这种情况,逐渐地她变得淡定了一些,打针时真的不哭。然而我发现打针的时候孩子虽然不哭,但是她仿佛在努力...... 阅读全文>

我的头脑中记忆了一件不存在的事情

春节前后接连看了《三体》和《狂飙》这样的精彩剧集,完结后想接着追一部却没有合适的选择,这时候想起一部老剧,就是 …

被误解的心理咨询

如今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后都能想到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而若干年前,比如我上中学的时候,是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询 …

新冠三年之个人小结

差不多两年前的时候,我在《新冠元年之个人小结》中记录了个人在新冠中的一些感受。新冠二年无事,转眼新冠三年即将结 …


各种各样的蝉和生命教育

怎样的生命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珍爱生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从各种各样的蝉来说起。 …

他为什么打我?

最近读完了伦迪·班克罗夫特的《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阅读的过程非常痛苦。 …

一起摇摆,在成功与失败之外

如果成功是一个挑剔的爸爸那么失败一定是个包容的妈妈每次当我在选择的路口我都只瞟一眼成功就坚定地奔向失败因为我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