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span>心理咨询</span>

总有一些痛,是不可避免的

当我还是一个新手妈妈的时候,每次带孩子去打预防针我都焦虑,就是因为打针一定会疼,孩子可能会哭。 我已经忘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尹建莉是怎么谈论父母如何应对这种情境了,但是我记得它给了我一种确定感:我可以不撒谎,孩子可能会逐渐接纳打针的疼痛。带着这种确定感给我的安慰,我开始跟孩子耐心交流。我跟她说打针会疼,但是疼一会儿就不疼了,哭或者不哭都是这样,所以可能还不如不哭呢。然后我的孩子果然适应了这种情况,逐渐地她变得淡定了一些,打针时真的不哭。然而我发现打针的时候孩子虽然不哭,但是她仿佛在努力...... 阅读全文>

从码农的视角看心理咨询

很多人对心理咨询表示好奇,是不是会催眠然后打个响指就会醒?是不是说点什么来访者就会敞开心扉或者醍醐灌顶?这一切如此神秘,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今天我想从码农的视角来做一个解读。 心理咨询的过程有些像Code Review。做过开发的同学可能都有过这种体会,在一次认真的Code Review中,我们解释代码的逻辑,查看代码的组织等,很多时候不仅会发现代码中的缺陷,甚至有时候会发现设计上的问题。一方面是在与人讨论时,我们的陈述本身就让我们自己进行了一遍阅读和反省,一方面是他人的视角有时候会看到一些我们的盲点,再加上彼...... 阅读全文>

谈谈心理咨询的咨询效果

心理咨询的效果如何是来访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深入谈这个话题恐怕需要大费笔墨,今天只是基于对数百个来访者的咨询效果所做的评估简要谈谈。在这些咨询中咨询师是定量(鱼树心理的两位咨询师),来访者是变量,因此看上去显得来访者对咨询效果影响很大,实际上任何一次心理咨询都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的,成功与否,双方的责任各占一半。 一:自己预约咨询的来访者,咨询效果好于别人替他预约咨询的来访者。 咨询效果的好坏与否与来访者本人的参与程度成正比,预约咨询是来访者参与咨询的开始,如果这一步都是别人...... 阅读全文>

破罐破摔的好处

破罐破摔的现象相当普遍,我们每个人都见到过。沉溺网瘾、深陷赌博、遭遇网贷、宅在家中,如此种种形形色色的破罐破摔在男女老少中都有可能存在。聪明的人类通过破罐破摔获得了非常非常多的好处,今天我就来随便列举几条。 破罐破摔可以表达情绪。当我们对他人,尤其是对于我们亲密的人有愤怒等情绪难以表达时,破罐破摔作为被动攻击的绝佳选择,可以表达我们的不满。 破罐破摔可以引诱同情。有圣母心的人总容易对破罐破摔的人们施以同情,这种看起来只是付出而不求回报的行为带来甚至可能带来无条件被爱的错觉。 破罐破摔可以转移...... 阅读全文>

为什么有时劝告不仅没用还适得其反?

生活中很多人会通过“劝告”来帮助别人,然而却未必有用,有时候甚至会适得其反。让我们来看看以下几个小场景吧。 场景一:A苦恼中,遇到了B A:最近好郁闷 B:你不要总是愁眉苦脸的嘛,要开心一点 A:好吧(默默地更郁闷了……) 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以上情境,可能很多人见多了也不觉得有太多不妥。我们常常会觉得B这样的回应没有问题,甚至还觉得B蛮好心的。 场景二:A打着喷嚏,遇到了B A:最近又感冒了 B:你不要总是生病嘛,要健康一点 A:好吧(继续打着喷嚏) 这下这个场景估计更多人会觉得不太对劲了,这个场景当然在生活中出...... 阅读全文>

保持好奇,合理期待——我对于催眠的基本看法

催眠是指唤起一种非正常的心理状态,现在仅被一些外行人用来作哗众取宠的表演。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926) 我们接到过一些电话,上来就问“你们做催眠吗”,给人的感觉是他已经认定催眠能解决他的问题,甚至只有催眠才能解决他的问题,由于我们是不做催眠的,也只能简单地告诉来电者我们不做,但是如果他愿意进行谈话式的心理咨询,我们是非常愿意提供的。电话中很难做更多的说明,今天借着这篇博文,我希望能说得更具体一点。其实我对催眠所知甚少,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来分享一下我对催眠的一些看法。 很早以前就打算写一篇关于催...... 阅读全文>

当女心理咨询师面对性骚扰

昨天又接到了一个性骚扰电话,听到听筒传来一个男性压低的声音询问是否是心理咨询的时候,我把电话给我老公来接听,于是对方变为无声,最后挂断电话。果然不出我所料,这应该又是一个以性骚扰为目的的电话。 大概五年前在我还在进行心理咨询师见习的时候就见识了这类操作。这种一般在夜里打来的电话,专门寻找女咨询师来交谈。他们谈论的性相关的话题具有很好的故事性:乱伦、兽交、SM、恋物,描绘异常生动。 按说这些我都已经见惯了,尤其是去年四月到九月之间当我还接待网络来访者的时候,曾经从某个平台过来的倾诉电话90%以上都...... 阅读全文>

精神障碍离我们有多远,谈谈精神分裂

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感觉每个村都有那么一两个疯子或者傻子,那是我最早的关于精神障碍的理解:低智商的、丧失生活能力的、总之非常可怕。多年前,在学变态心理学的时候我依然是感觉很痛苦的,看着那么多夸张的症状描述,就会悲从中来,觉得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可怜人。现在我们作为全职的心理咨询师,已经接待过400位来访者了。这些人中有一些是已经诊断为精神障碍的,有的已经住院多次服药多年,然后我才发现它远比我之前的想象要好得多。 那么我们就来谈谈听起来最为可怕的精神分裂吧,多数人的印象中可能他们疯疯癫癫甚至还有暴...... 阅读全文>

心理学不是数学,心理状态改变的两个陷阱

数学总是非常精确的,很多人喜欢数学之美,还有很多人喜欢数学的确定性。对于不确定性的接纳不足的人,常常会陷入心理状态改变的陷阱中。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两个陷阱。 第一个陷阱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是一种防御,就像洋葱一样层层包裹。有的人是撕开了一层防御之后,就觉得谜底揭晓了,问题自然也就可以解决了,然而事实可没这么简单。例如:一个看到高楼大厦不敢出门的人,可能是用这种焦虑害怕来替代地表达亲密关系和生活中的压力。当我们在咨询中领悟了这点之后,他可能不敢出门的感觉很快就能有所变化,但是如果...... 阅读全文>

我们有权选择待在痛苦里,从小时候那根不敢挑的刺说起

小时候,白天父母要去田里忙碌,很多时候便跟着爷爷奶奶。有一天,我的手指上扎了一根刺,很小很小的一根刺,只露了针尖大的一个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想要帮忙把它搞出来,比如说记得有人提出要用针挑出来,我非常非常害怕,所以每一次我都会捂着手,拒绝这样可怕的帮助。后来他们帮我把手指包扎了起来,过了几天,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失了,手指也渐渐不疼了。 前阵子,我女儿的手上也扎了一根小小的刺,纤细的刺只露了一两毫米左右的头。她和当年的我一样害怕,我当然不会提出用针挑这样的建议,我拿出了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镊...... 阅读全文>

我的头脑中记忆了一件不存在的事情

春节前后接连看了《三体》和《狂飙》这样的精彩剧集,完结后想接着追一部却没有合适的选择,这时候想起一部老剧,就是 …

被误解的心理咨询

如今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后都能想到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而若干年前,比如我上中学的时候,是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询 …

新冠三年之个人小结

差不多两年前的时候,我在《新冠元年之个人小结》中记录了个人在新冠中的一些感受。新冠二年无事,转眼新冠三年即将结 …


各种各样的蝉和生命教育

怎样的生命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珍爱生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从各种各样的蝉来说起。 …

他为什么打我?

最近读完了伦迪·班克罗夫特的《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阅读的过程非常痛苦。 …

一起摇摆,在成功与失败之外

如果成功是一个挑剔的爸爸那么失败一定是个包容的妈妈每次当我在选择的路口我都只瞟一眼成功就坚定地奔向失败因为我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