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博客

本网站一切内容均为原创,请勿转载

习惯性地编织谎言,只为自己能显得好看一点

心理学研究发现,60%的人在10分钟的交谈中撒谎2到3次!人人都可能会撒谎。我们大都可以接受善意的谎言,然后我们有时候会遇到撒谎成性的人,就是那种好像不为什么就能随时随地撒谎的人,那时候就容易感到费解了。 如果说女人倾向于为了取悦对方而撒谎,男人倾向于自吹而撒谎,那么撒谎成性的人又是为了什么呢?尤其是当需要用一个谎言包裹着另外一个谎言的时候,该是多么辛苦啊! 我想在最初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谁都不会想要撒谎。而在不得不撒谎的境遇下太过习惯的人,会自动化地编织谎言,不管需要或者不需要。当一个...... 阅读全文>

或许是因为我们距离自己太远才会如此孤独

我曾经误以为我没有资格谈论孤独,但我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对孤独的体验以及当下对于孤独的思考。 从小我就是个很合群的孩子,从开始有一群小伙伴玩耍,到后来总是有闺蜜为伴,到工作后自然而然地结交朋友,我仿佛跟孤独没有什么接触。除非是我独处的时候。事实上以前我确实害怕独处。我曾经因为经常是我主动去找小朋友玩耍而感到不公平,但是为了避免独处,我很乐意这么做。作为一个开朗的人,独处是容易避免的,有学业,有伙伴,工作后有同事一起,有事可干。 我发现我常常躲在事实的后面观察别人。比如如果一个人主动对我微笑,...... 阅读全文>

方舟天使——真实的故事

电视剧《黑镜》一贯的套路就是通过引入一些黑科技来凸显当今人类的生存现状,几乎每一集都是讲述人类被科技反噬的故事,“方舟天使”或许确实有黑科技加成,但是在我看来一点也不科幻,因为很多真实的类似“方舟天使”的故事正在我们身边上演着。 《黑镜》第四季第二集讲述了一个“方舟天使”的故事。所谓的“方舟天使”是一个黑科技项目,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在孩子的大脑里植入一个微型装备(操作只需一秒,无任何痛苦),然后家长就可以实时监控孩子的状态。查看孩子的位置信息和生命体征自然不在话下,更厉害的是甚至能通过终端平板电...... 阅读全文>

总是“热脸贴冷屁股”,到底哪里错了?

生活里难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一片好心地付出,最后不仅没有收获感谢,反而还招来别人的厌恶。这样的事情,对于某些人来说,则显得特别多。我们有时候会怀疑,到底是这些人周围的人有问题,还是这些人本身骨骼清奇,容易创造这种遭遇呢?今天我将通过一件超市摩擦事件来试图解释其中的一种可能性。 先请看一下两个版本的叙述吧。 超市员工: 虽说我的年龄已经接近退休了,我可是闲不住。这不,我刚刚找到一份超市的工作。工作时间虽说长了一点,但是工作内容却很简单,就是称重而已。既可以打发无聊,又可以赚点零花钱,还可以顺...... 阅读全文>

管中窥豹:我在心理咨询中所见到的百度和知乎——兼谈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互联网时代,信息似乎变得不值钱了,因为你想了解的信息几乎都可以在网上搜到;知识似乎也不值钱了,因为你随时可以在网上提问,然后会有一众网友甚至某某大V给出解答。看上去一切都好,但是真相是怎样的呢?我今天就来从百度和知乎说起。 我从2001年开始使用百度,使用过程中一直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我最需要的信息总是需要翻一翻才能找到,而且这个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实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那就是竞价排名。百度的广告语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那确实会是很好的体验,然而现实却是“百度一下,...... 阅读全文>

致女生:让我们学着爱自己,而不是把自己放得很低

我常常觉得诧异,为什么有那么多优秀的女性,把自己看得那么低。就像……就像当年的我自己。 是因为外貌吗?不对呀,这些自我价值感很低的人中,有不少人长得漂亮、身材也好。那是因为学历吗?不对呀,这些自我价值感很低的人当中,有不少人是硕士博士呢。那是因为能力吗?不对呀,这些自我价值感很低的人中,有不少人能力卓越、收入颇丰。 看起来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这些外在表现并无太大关系,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有这样的感觉呢?后来我渐渐感觉到,这似乎跟我们早年的关系更加相关。如果你仔细来了解一下,你会发现这些人在童年...... 阅读全文>

怎样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这两天在接孩子的时候听到几位妈妈一段经典的对话,让我想要谈一谈怎么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在那段经典对话中,有的妈妈抱怨现在的小孩太难管:鞍前马后地伺候他,他却还是不够努力学习,不光如此还不让人说,批评的次数多了以后还甩脸子;还有的妈妈附和着羡慕起家里某个没上过学的亲戚,说人家的孩子多么自觉,一直到五年级了考试还能考100分,羡慕死了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而自己家的怎么鞭打都还是不行。 之所以说这个对话经典,是因为我不止一次听到类似的言论,而且觉得好像就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不干涉孩子学习的家庭和一...... 阅读全文>

茶叶蛋和彩虹糖

我发现茶叶蛋是个很有意思的存在。早先有“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让人们经常把它挂在嘴边,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个说法渐渐不怎么提了,本以为茶叶蛋将淡出人们的日常用语,回归为一种普通的食物,没想到前几年它又在某台湾教授和众网友的共同努力下再次走红…… 说起茶叶蛋我还真有一些想说的,我挺喜欢茶叶蛋的,比白水煮的有滋味多了。不过小时候家里在平时是不做的,只有到了春节才会煮上一锅。这也是我们本地的习俗,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如果只是自家吃,那我对于茶叶蛋可能不会有多少特别的印象,但是重点就在于这些茶叶蛋...... 阅读全文>

聪明的代价

我们都需要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例如有很多人需要感觉自己很聪明,但是这样的需要却常常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熟悉鱼树心理的朋友都知道,出于对来访者隐私的保护,我们从不分享任何临床案例,所以我还是按照惯例,来说说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吧。 或许是因为小时候被夸赞“聪明”太多,也或许是只有表现“聪明”才会获得关注,不知道什么时候,“保持聪明”开始成为我的一种压力,它变为一种不合理的要求,需要自己随时随地保持聪明,否则便会容易产生自我怀疑。比如在我小学阶段第一次缝被子没有缝成直线的时候,按说没有把线缝直这是多么司...... 阅读全文>

心理咨询是怎样进行的

很多来访者都很关心心理咨询是怎样进行的,这里先简单列举一下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咨询是怎样做的,然后再说一点我自己的理解。 主流的心理咨询无非是三大流派——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其中精神分析的知名度可能是最高的,所以我就先来说说精神分析是怎样做的。首先是初始访谈,共进行n次,目的是作出评估和筛选,然后进入正式咨询阶段,每周四到五次,每次五十分钟左右。咨询中会进行自由联想、对梦进行解析、处理移情和阻抗等等,然后达成所谓的“修通”,这期间可能会有反复,顺利的话会最终会达到一个咨访双方比较满意的状...... 阅读全文>

我的头脑中记忆了一件不存在的事情

春节前后接连看了《三体》和《狂飙》这样的精彩剧集,完结后想接着追一部却没有合适的选择,这时候想起一部老剧,就是 …

被误解的心理咨询

如今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后都能想到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而若干年前,比如我上中学的时候,是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询 …

新冠三年之个人小结

差不多两年前的时候,我在《新冠元年之个人小结》中记录了个人在新冠中的一些感受。新冠二年无事,转眼新冠三年即将结 …


各种各样的蝉和生命教育

怎样的生命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珍爱生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从各种各样的蝉来说起。 …

他为什么打我?

最近读完了伦迪·班克罗夫特的《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阅读的过程非常痛苦。 …

一起摇摆,在成功与失败之外

如果成功是一个挑剔的爸爸那么失败一定是个包容的妈妈每次当我在选择的路口我都只瞟一眼成功就坚定地奔向失败因为我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