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pan>自我觉察</span>

你距离你的感觉有多远?

在咨询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一部分人在刚刚进入咨询的时候距离自己的感觉很远很远,以至于他倒是感知不到那么多痛苦,更多的就是麻木。麻木到什么地步呢?除了记忆力下降之外,很多人还表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吃东西的时候都吃不出好吃不好吃,甚至拿着一袋零食忽然之间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吃完了,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也动不动就发呆,总之就是一直“感觉不在线”的状态。 “感觉不在线”有时候是一个危险的状态,尤其是比如开车的时候,有的人会不小心追尾、甚至差点撞上人等。但是“感觉不在线”是一个对我们的保护...... 阅读全文>

无处不在的竞争和难得获得的轻松

大约2012年,我和同事一起去美国出差,四个人同行,最佳的消遣就是斗地主。我早就积极地准备好了扑克,虽然我平时几乎从来不会打牌。几乎小朋友都知道,斗地主是需要协作的,这是所有的乐趣所在,然而我一直就没有领略这其中的奥秘。 其实我早就发现了这个现象,早在2007年,第一次和同事们出差打牌的时候,就有一个同事这样评价我:“牌桌上因为有了你,而变得扑朔迷离,因为谁也不知道你会怎么出牌。”我还记得听到的时候我笑开了花。实际上,打牌只是作为一项娱乐,是个很放松的事情。大家也不赌钱,这样的操作也未尝不可。瞎出牌...... 阅读全文>

人的性格是能够改变的吗?

由于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所以文中举例子的时候都是以内向为例,对于因为其他性格特点而带来的不舒适,道理基本上是一样的 在我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有多位来访者提出过同一个问题:“人的性格是能够改变的吗?” 其实这个问题似乎早已有答案了,人们经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见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除了因为脑外伤而导致性情大变的例子,我没有听说过一个人的性格会发生显著的改变。在心理学上,根据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偏向于其中的某个类型。荣格在《心理类型》中把人格分...... 阅读全文>

生活中的心理学:谈谈挑食

我从小就挑食。据说我是因为某次肉吃多了难受,然后就开始对猪肉非常挑剔:如果是炒的肉,我要100%没有肥肉才吃,只要有一点点肥肉,我就要把肥肉去掉才吃;如果是包饺子里面的肉,我是不吃的。我还有一些其它不吃的东西,比如香菜、芹菜、鸡爪,我印象里牛肉大葱的饺子我也是难以下咽的,还有豆腐脑我也不吃。 ? 香菜 但是事实其实比上面的描述复杂多了。比如我有以下这样的记忆。 有一次,我在一个叔叔家吃饭,吃饭的是我和叔叔家的两个孩子,他们家吃的是包子。包子中有很多肥肉,被剁碎成很小的颗粒,我在吃完一个包子之后才...... 阅读全文>

情绪波动太大,怎么办?

十来年前我就画过我的情绪曲线,今天又画了一个,如下图。感觉好像特别容易受影响,可以因为一个事情而开心很久,也可以因为另一件事情而失落半天。估计也有不少人和我一样有过类似的苦恼:情绪波动总是很大,到底怎么办呢? ? 作为一直以来都很情绪化的我,今天就来简单分享一下我的对策吧。 首先第一步,很多人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个潜台词,似乎感觉“情绪波动大”是一个错误,或者至少是一个不可接受的现象,那我们要先来检测一下是不是真的是这样的。这个判断不是通过参考某本书,或者借助某个量表,而是回忆自己在现实生...... 阅读全文>

我痛苦,我骄傲,我焦虑,我自豪!

人们普遍认为负面情绪是不得已才有的结果,然而实际上恰恰有很多时候是我们主动选择的,而且这个选择还真有一些好处呢。 为了保护来访者的隐私,虽然有很多来访者的例子非常经典,但是我还是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 刚刚开始转行做全职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我就焦虑一个事情:来访者从哪儿来呢?作为一个一直以来善于焦虑的人,我就开始了我的焦虑,然后我用非常Low的方式来表达我的焦虑,那就是白天一切正常,但是晚上很难入睡。我还以非常Low的方式来应对焦虑,那就是转移注意力,当然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刷手机,刷知乎,豆瓣,甚至微博...... 阅读全文>

生活中的心理学:家务篇

韭菜炒鸡蛋没拍照,这是第二天的蒜苗炒鸡蛋 昨天炒了一盘韭菜炒鸡蛋,盐放得多了一点,但是很香,整体感觉很棒。忽然想到我好像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做家务了——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做饭、不洗碗。 其实回想一下的话,我做一点家务的时候是很舒服的。不管是整理衣柜、大扫除还是做个饭,尤其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有我老公跟我一起做,做完也很有成就感,然而我竟然好久都没有让自己享受一下这种做家务的“福利”了。 作为一个习惯于觉察自己行为背后动力的咨询师,我当然知道这些都是有缘由的。我想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这是“懒”、“幸福”或者...... 阅读全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南极(记一次接地气的高峰体验)

记得曾经在微博上见过一个人提到在南极的神奇体验,应该算得上是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吧,她还说一直不能生育,但回来后不久就怀上了孩子。我觉得博主的体验是非常真实的,大自然的壮美确实能给人带来力量。但是在评论区,我却感觉到很多人对此存在误区,搞得似乎非要到个南极啊西藏啊才能有所收获。所以,今天我就来说说我的一次接地气的“高峰体验”,就发生在我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先上图 这就是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我在这里生活到小学四年级结束。看这个图应该就什么都明白了,我小时候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活动范围非常小。...... 阅读全文>

我的头脑中记忆了一件不存在的事情

春节前后接连看了《三体》和《狂飙》这样的精彩剧集,完结后想接着追一部却没有合适的选择,这时候想起一部老剧,就是 …

被误解的心理咨询

如今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后都能想到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而若干年前,比如我上中学的时候,是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询 …

新冠三年之个人小结

差不多两年前的时候,我在《新冠元年之个人小结》中记录了个人在新冠中的一些感受。新冠二年无事,转眼新冠三年即将结 …


各种各样的蝉和生命教育

怎样的生命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珍爱生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从各种各样的蝉来说起。 …

他为什么打我?

最近读完了伦迪·班克罗夫特的《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阅读的过程非常痛苦。 …

一起摇摆,在成功与失败之外

如果成功是一个挑剔的爸爸那么失败一定是个包容的妈妈每次当我在选择的路口我都只瞟一眼成功就坚定地奔向失败因为我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