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span>心理咨询</span>

为了避免失败,我情愿不成功

失败不是一种美好的体验,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体验失败的感觉。然而失败却常常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当我们拒绝失败的时候,也将一并避免了成功。 很多人从小就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期望不断的鞭策能让自己走向成功。然而这里却有一个陷阱,那就是有些人在高标准、严要求的时候,忽略了自己的真实状态,而且丧失了对自己的信任。而人在不被信任的时候,不管是不被别人信任、还是不被自己信任的时候,都可能会拒绝合作。 还有人习惯于查漏补缺,这里隐含的意思是,如果我把所有的错误都识别出来,而且都避免了,那么我就更容易获...... 阅读全文>

为什么长程心理咨询也没有优惠?

在《我们的心理咨询是如何定价的(2017)》、《我们的心理咨询是如何定价的(2021年1月))》和《心理咨询套餐之再思考》中,我们谈到了对于价格的一些想法。随着执业经验的积累,也与更多的来访者就价格的问题有过交流。在这里我想进一步解释一下我们在价格上的态度:我们有我们的收费标准,没有设置套餐,也不因为进行长程心理咨询而提供任何形式的优惠。 我知道这是个很没有商业头脑的规定,毕竟在人们提出想长期咨询的时候希望有一定的折扣,这是很自然的做法。如果我们答应了这种要求,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还可以因为留住了老来...... 阅读全文>

鼓舞人心的演说:与幻听和平共处

我第N次重听了Eleanor Longden的关于幻听的演讲:The voices in my head,每一次都觉得振奋人心。 幻听是精神分裂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人会对此感到可怕而又无奈。在我的印象中,药物似乎是唯一对抗它的手段,尽管药物也未必有效。所以当我听到Eleanor Longden的演讲,看到这个美丽自信的女人讲她如何摆脱了精神分裂的诊断,如何与幻听和平共处,还拿到了心理学硕士学位的时候,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有很多名人都体验过幻听,例如:苏格拉底、荣格、安东尼霍普金斯、纳什等,还有在TED上谈论自己的精神分裂体验的Elyn Saks和E...... 阅读全文>

习惯性地编织谎言,只为自己能显得好看一点

心理学研究发现,60%的人在10分钟的交谈中撒谎2到3次!人人都可能会撒谎。我们大都可以接受善意的谎言,然后我们有时候会遇到撒谎成性的人,就是那种好像不为什么就能随时随地撒谎的人,那时候就容易感到费解了。 如果说女人倾向于为了取悦对方而撒谎,男人倾向于自吹而撒谎,那么撒谎成性的人又是为了什么呢?尤其是当需要用一个谎言包裹着另外一个谎言的时候,该是多么辛苦啊! 我想在最初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谁都不会想要撒谎。而在不得不撒谎的境遇下太过习惯的人,会自动化地编织谎言,不管需要或者不需要。当一个...... 阅读全文>

方舟天使——真实的故事

电视剧《黑镜》一贯的套路就是通过引入一些黑科技来凸显当今人类的生存现状,几乎每一集都是讲述人类被科技反噬的故事,“方舟天使”或许确实有黑科技加成,但是在我看来一点也不科幻,因为很多真实的类似“方舟天使”的故事正在我们身边上演着。 《黑镜》第四季第二集讲述了一个“方舟天使”的故事。所谓的“方舟天使”是一个黑科技项目,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在孩子的大脑里植入一个微型装备(操作只需一秒,无任何痛苦),然后家长就可以实时监控孩子的状态。查看孩子的位置信息和生命体征自然不在话下,更厉害的是甚至能通过终端平板电...... 阅读全文>

管中窥豹:我在心理咨询中所见到的百度和知乎——兼谈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互联网时代,信息似乎变得不值钱了,因为你想了解的信息几乎都可以在网上搜到;知识似乎也不值钱了,因为你随时可以在网上提问,然后会有一众网友甚至某某大V给出解答。看上去一切都好,但是真相是怎样的呢?我今天就来从百度和知乎说起。 我从2001年开始使用百度,使用过程中一直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我最需要的信息总是需要翻一翻才能找到,而且这个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实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那就是竞价排名。百度的广告语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那确实会是很好的体验,然而现实却是“百度一下,...... 阅读全文>

聪明的代价

我们都需要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例如有很多人需要感觉自己很聪明,但是这样的需要却常常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熟悉鱼树心理的朋友都知道,出于对来访者隐私的保护,我们从不分享任何临床案例,所以我还是按照惯例,来说说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吧。 或许是因为小时候被夸赞“聪明”太多,也或许是只有表现“聪明”才会获得关注,不知道什么时候,“保持聪明”开始成为我的一种压力,它变为一种不合理的要求,需要自己随时随地保持聪明,否则便会容易产生自我怀疑。比如在我小学阶段第一次缝被子没有缝成直线的时候,按说没有把线缝直这是多么司...... 阅读全文>

心理咨询是怎样进行的

很多来访者都很关心心理咨询是怎样进行的,这里先简单列举一下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咨询是怎样做的,然后再说一点我自己的理解。 主流的心理咨询无非是三大流派——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其中精神分析的知名度可能是最高的,所以我就先来说说精神分析是怎样做的。首先是初始访谈,共进行n次,目的是作出评估和筛选,然后进入正式咨询阶段,每周四到五次,每次五十分钟左右。咨询中会进行自由联想、对梦进行解析、处理移情和阻抗等等,然后达成所谓的“修通”,这期间可能会有反复,顺利的话会最终会达到一个咨访双方比较满意的状...... 阅读全文>

欲速则不达——两个心理咨询失败案例图解

小方从小到大都方,但是他觉得圆才是好的,而方一点儿也不好,甚至想到自己方的形象他都害怕。 小方总是装成圆的样子,以至于别人都还以为他很圆,有时候甚至他自己都忘了自己其实很方。 小方装圆装了很久,这让他很痛苦,他有些装不下去了,于是他准备去做心理咨询。 小方终于走进了咨询室,已经痛苦不堪的他开始向咨询师倾诉,他忍不住描述那早已掩饰不了的自己的真实感觉,一边说他一边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其实都还是方的,他感到这简直太可怕了!他没有精力去留意咨询师给他的反馈,只是感到那么那么地害怕! 小方在咨询中...... 阅读全文>

不否认,积极改变的开始

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经过心理学家们的持续工作,至少已经总结出了几十种常见的防御机制,人们通过这些防御机制将可怕的东西控制在意识之外,从而避免焦虑并保持内心的平衡。“升华”这样的高级防御机制或许可以带来伟大的成就,但是对于追求幸福的生活却未必有帮助。 低级的防御机制则只是回避问题的手段,其代价是让我们远离自我成长的可能性。我今天想讨论的内容涉及一种使用率颇高的低级防御机制——否认。 每个人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使用过否认这一招,比如我小的时候就觉得死亡是与我没有关系的,直到十来岁的时候,有...... 阅读全文>

我的头脑中记忆了一件不存在的事情

春节前后接连看了《三体》和《狂飙》这样的精彩剧集,完结后想接着追一部却没有合适的选择,这时候想起一部老剧,就是 …

被误解的心理咨询

如今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后都能想到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而若干年前,比如我上中学的时候,是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询 …

新冠三年之个人小结

差不多两年前的时候,我在《新冠元年之个人小结》中记录了个人在新冠中的一些感受。新冠二年无事,转眼新冠三年即将结 …


各种各样的蝉和生命教育

怎样的生命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珍爱生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从各种各样的蝉来说起。 …

他为什么打我?

最近读完了伦迪·班克罗夫特的《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阅读的过程非常痛苦。 …

一起摇摆,在成功与失败之外

如果成功是一个挑剔的爸爸那么失败一定是个包容的妈妈每次当我在选择的路口我都只瞟一眼成功就坚定地奔向失败因为我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