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博客

本网站一切内容均为原创,请勿转载

请谨慎赋予他人评价自己的权力,请始终保留是否认同别人评价的自由

我以前比较崇尚权威,如果一个人是某个被承认的权威,那么他就自动获得我的认可,因为我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人能走到权威的位置上,肯定有他的道理,所以权威的话、权威的评价对以前的我来说是毋庸置疑的。 我原本以为人人如此,直到我发现,我老公就不是这样的——在他那里,即使是一个权威说的话,他也要分辨一下再做出自己的判断——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奇!一方面我觉得他胆子太大,就好像做出自己的不同的思考就意味着与全天下为敌,这多么可怕;另外一方面我也很羡慕他,觉得他居然有这样的自由,真厉害。 其实当年我曾经...... 阅读全文>

如果努力也达不到目标,那要如何是好?

如果你让我明天去爬个大蜀山,我也许会欣然前往;如果你让我明天去爬个珠穆朗玛峰,那我肯定就算了吧。我稍微了解一下爬珠峰的难度之后,大约还会抱怨,说缺乏资源支持,说没有团队合作,说相应的规则太不合理,等等等等。然而实际上,如果我抱怨,那也许是因为我真的希望自己可以爬上珠穆朗玛峰,尽管别人都需要做万全的准备,但是也许我真的希望自己天赋异禀,并且希望自己通过短暂的努力得以迅速成功,不要辜负别人哪怕不合实际的期待。然而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呢? 我们很多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努力进取,要追求卓越,仿佛只有变...... 阅读全文>

为什么咨询间隔内不鼓励联系咨询师?

​在我们的咨询协议中,有这样一条:“鱼树心理的电话和其他联系方式仅用于咨询预约和回访,不鼓励来访者在咨询时间以外与咨询师有预约或回访内容之外的联络。” 这是一条“很没有人情味”的约定,很多来访者和来访者家属都对此感到有些不满,然而这条约定却是我们踩着前面走过的坑所总结出来的一条最佳实践。 凡是稍微学过一点心理咨询的人,应该都知道“设置”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咨询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关系。在我的理解中,咨询师是在出租自己的时间给来访者的,在这个出租的时间内,我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人生经验等与来访者来进...... 阅读全文>

我们的心理咨询是如何定价的(2022年6月)

​继2021年10月之后,鱼树心理的收费标准迎来了第三次调整。本次调整后,收费标准更加简单,如下图所示。 标准资费 400元/小时 超时收费 100元/15分钟 就像当年提供学生价一样,我们去年调整时为可以规律咨询的来访者提供了一种较低的资费,即300元每小时。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初衷,然而现实操作的时候会遇到种种问题。 比如:怎样才算是规律咨询?在尝试规律咨询的时候,只能确定哪天来咨询,但是确定不了具体的咨询时间,算不算规律咨询?或者只能一周咨询一次,不能确定具体哪天来咨询,算不算规律咨询?在试图规律咨询的...... 阅读全文>

生活中的心理学:特别害怕麻烦别人怎么办?

很多人都害怕麻烦别人,不愿意干扰别人,不愿意成为别人的负担,担心被拒绝,担心被取笑,害怕尴尬,因此尽量减少某些需要求助的社交,哪怕这对于周边人来说稀松平常,但也宁可独自挣扎也不愿意迈出求助的那一步。我今天想借我自己的一个例子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特别害怕麻烦别人怎么办? 大概2011年,我刚刚开始职业规划的时候,参加了一个相关的工作坊,在这个工作坊中,老师鼓励我们在企业内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导师。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这很好,然而很不现实。实际上确实如此。彼时我还是个程序员,但是对于用户研究和交互设...... 阅读全文>

生活中的心理学:孩子和同学有冲突怎么办?

前几天谈了一下帮助女儿克服啃指甲的一点心得,由于文章长度所限,没能分享更多内容,今天我来分享一点在试图克服啃指甲的时候,我们所成功应对的一个挑战:孩子和同学有冲突怎么办? 大概在二年级的时候,我女儿在学校和同桌有冲突了!这可是个难事,我并没有处理这种冲突的经验,我俩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我们还是讨论了一下这个问题。女儿告诉我她的困扰有好几点,我最有印象的是上课她想举手回答问题,可是同桌会不让她回答问题,并且在她想要举手的时候会来干扰她,除了跟她说话让她不要回答问题,还会用动作来干扰她让她不...... 阅读全文>

再谈界线:对于“一鸟友不同意我们不要孩子”事件之补充

这个事情在《谈界线和自我保护:你可以不同意》里面已经说过,这里再做一点补充。 首先,对于这位鸟友,我对她的印象和我媳妇的描述是一致的:70岁左右,会开车,能发展出摄影这样的业余爱好……确实也是相当有活力的退休生活了啊。 简单说下当时的情况,是我先遇到这位鸟友,当时媳妇距离我大约70米,所以一开始是我和这位鸟友单独交流的,所谈类容没有超出拍鸟的范畴。由于我对附近比较熟悉,所以主要是我介绍了一下附近的鸟情,另外我注意到她的相机比较高端,所以在征得同意后稍微把玩了一下。接下来我媳妇也加入了谈话,一开始...... 阅读全文>

生活中的心理学:耐心克服啃指甲

​啃指甲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有的小朋友会啃手指甲,还有些会连脚趾甲一起啃,有的成年人也啃指甲。这些啃指甲的人,有的反复各种尝试戒除这个习惯,又反复失败,为此非常烦恼。所以今天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当年我女儿克服啃指甲的经验。 她好像是在小学二年级开始啃指甲的,据说是因为指甲长了,没有人给她剪,于是这家伙就开始自力更生——自己啃随时随地多么方便。在那之前我因为离婚后在探视孩子上遇到一些挫折,所以有段时间看孩子非常少。我当时的理念是既然我去看孩子难以给孩子带来良好的体验,那么我不如稍微减少下看孩子...... 阅读全文>

谈界线和自我保护:你可以不同意

去年在四季花海三期拍照的时候遇到了一位鸟友,该鸟友是位女性,大约70来岁,已经有不少白发。她很热情地展示了她拍的鸟儿们,我们也交换了一点关于鸟的知识,沟通起来非常不错。我对她印象很好,像这样老年时期还能有自己的生活,可以独自驱车前来拍鸟的老太太,确实是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棒的。 然而好景不长,我们的谈话还是迅速地由她引导,落入俗套。她开始关心我们有几个孩子,在得知我和老公没有孩子之后,她表示:“我不同意你们不要孩子!”我老公还跟她就此话题交流了几句,而我则在最初的惊诧之后,很快便淡定了下来。我...... 阅读全文>

生活中的心理学:我40岁所取得的成就

以前做IT的时候,我的成就在于我不断成长的感觉,那是在职场中的感受,各个不同领域知识的学习,与人的合作,对事物的看待方式等等。刚开始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我的成就在于我不断积累的感觉,那是对不同种类来访者的感觉,对各个不同流派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对人的理解,对痛苦的应对策略等等。 现在我所要说的成就,是生活中的成就,那些真的对我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事情。 比如,我学习了做饭。我和老公一起学习了做面点,做豆腐,我们开发了各种我们喜爱的美食,比如最初的董氏露馅包,各种面包,到后来的红烧鳊鱼,我女儿一度...... 阅读全文>

我的头脑中记忆了一件不存在的事情

春节前后接连看了《三体》和《狂飙》这样的精彩剧集,完结后想接着追一部却没有合适的选择,这时候想起一部老剧,就是 …

被误解的心理咨询

如今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后都能想到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而若干年前,比如我上中学的时候,是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询 …

新冠三年之个人小结

差不多两年前的时候,我在《新冠元年之个人小结》中记录了个人在新冠中的一些感受。新冠二年无事,转眼新冠三年即将结 …


各种各样的蝉和生命教育

怎样的生命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珍爱生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从各种各样的蝉来说起。 …

他为什么打我?

最近读完了伦迪·班克罗夫特的《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阅读的过程非常痛苦。 …

一起摇摆,在成功与失败之外

如果成功是一个挑剔的爸爸那么失败一定是个包容的妈妈每次当我在选择的路口我都只瞟一眼成功就坚定地奔向失败因为我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