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span>个人成长</span>

我的心理咨询史:第一段持续的心理咨询经历

大约2012年初,我遇到了婚姻上的挫折而有了离婚的念头,然而考虑到对孩子的影响和世俗的压力,非常痛苦,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去求助了心理咨询。 我今天来回顾一下咨询的总体的体验。 咨询前对心理咨询的理解:虽然2004年我就做过一次咨询(见《我的心理咨询史:校园篇》),但是在2012年之前的大多数时候,我还是和很多人一样,我把心理咨询当成“开导”,把去做心理咨询的人当成“精神不正常”。或许是我比较懒惰,根本就没有思考过心理咨询是做什么的,去做心理咨询的人和“神经病”甚至“精神病”有什么不同。直到我听朋友说起他本人去...... 阅读全文>

我的心理咨询史:医院篇

这里说的是很多年前的事情,那时候我和很多来访者一样,对于迈出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感到犹豫不决。我尝试进行自救,当时做过的努力主要是阅读(当然包括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另外我还自己给自己进行了一些心理测评(参见《心理量表那些事》)。通过做这些,我的心理学知识见长,但是内心的痛苦却没有明显减少,我渐渐意识到解决心理问题可能还是离不开和活生生的人进行交流的(《心灵捕手》中河边长条椅上那段说的就是这个)。 回顾当时的经历,大致是这样一个过程: 1.感觉自己心理有问题,需要改变,否则只能一直痛苦下去。 2....... 阅读全文>

我的心理咨询史:校园篇

我很早就对心理学有一点点兴趣,也在大学选修过心理学的课程。 大约是2004年或者2005年,我在大四的时候,第一次求助了合肥工业大学免费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室位于就业办机房附近,多次从那里经过,对于“心理咨询室”那个房间有点印象,然后我就在某次失恋之后敲响了心理咨询室的门。 去咨询前没有特别多的纠结、也没有担心过咨询室会泄露我的隐私之类,我所求助的问题是失恋以后的情绪低落。当时心理咨询室应该是开了没多久,不需要预约也不需要登记,直接就开始进行咨询了。 接待我的是一位男咨询师,可能有三十多岁吧,我一边...... 阅读全文>

生活中的心理学:打车篇

这篇博文里涉及的话题,很多都是值得专门写文章来探讨的。比如咨询目标和咨询套餐,已经写过两篇博文了,分别是谈谈心理咨询的咨询目标和心理咨询套餐之再思考,这两个话题未来还会继续讨论。另外,关于“脱落率”、网络咨询等等话题,我在心理咨询行业初步观察(一):引子和前言里面早就挖了坑了,以后慢慢填吧。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几年前的石家庄南焦客运站附近。当时我和妻子要打车去火车北站,但是这边的出租车司机都是一口价,我们连着叫了好几辆,没有一个愿意打表的,无奈之下我们上了最后问的那辆车。我们问司机为...... 阅读全文>

生活中的心理学:跟我的孩子谈离婚

假如我们作为父母对离婚有客观的认识,并且可以保持情绪稳定,在这个前提下就比较容易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它。 “妈妈,你为什么要和爸爸离婚?” “因为妈妈和爸爸老打架,后来就不喜欢跟爸爸玩了,就跟你爸爸离婚啦。你们班有没有哪两个小朋友一开始在一起玩,后来打架的?” “有啊,小朋友A和小朋友B,他们开始一起玩,后来A和B打架了,他们就不在一起玩了。” “是啊,妈妈和爸爸就像这两个小朋友一样。开始的时候我们在一起挺好的,然后结婚了,还生了你,但是后来爸爸和妈妈开始打架,妈妈就不喜欢和爸爸一起玩了,就跟爸爸离婚了...... 阅读全文>

生活中的心理学:看娃篇

对于很多离婚但孩子并不跟自己的人来说,行使探视权虽然合理合法,但是实际上可能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这在前几年对我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当时我正在一位资深的老师那里进行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询,我来说说心理咨询在环境和他人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首先说一下在进行心理咨询之前的情况。最糟糕的时候有一阵子看孩子是非常痛苦的,我几乎在每次去看孩子之前都会情绪起伏特别大。这里面有太多情绪:对孩子的抱歉、自责、对前夫的不满、对现任老公的抱歉,仿佛我是全天下最为错误、无辜和无助的人。有几次去...... 阅读全文>

生活中的心理学:买衣服篇

五年前,我和老公在一起逛街,我总是觉得衣服实在太难买,我会说“这衣服太小女人了,根本就不是我的风格”、“这衣服乱七八糟的,怎么找一件我喜欢的这么难呢?”。我甚至在梦里梦到我在挑选白衬衫,有的布满蕾丝、有的太过单调、有的长度很奇怪,总之没有一件我理想当中的衬衫。 后来我老公指出我对衣服这么关注,我几乎每次逛街都要发表这样的评论,然后我们终于对我这个感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然后有一个重大的发现:我对衣服的感觉是一直被扭曲的。我一直都不允许自己喜欢我所喜欢的衣服,所以我每次都要对它表达我的不喜欢,以屏...... 阅读全文>

一切不顾别人感受的“为你好”都是强奸

“我们这可都是为了你好……你一定要……” 很多人可能都很熟悉“为你好”这个说法,甚至也会很快的认同别人真的是为我们好,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看,当我们说“为你好”的时候,事实上是在做什么。 首先,在别人说“为你好”的时候,意味着对方告诉我们,我们对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是不清楚的,而对方可能比我们更加清楚。然而这个真的可能吗?我想在我们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可能即使有感受有需要也难以清楚的表达,然而这在我们长大了以后还是那样吗?如果我们还觉得是这样的,那么是因为我们从小的感受和需要就被忽略被否定,使得...... 阅读全文>

你是否自己都照顾不好,还却总想着照顾别人?

最近才知道我的一位来访者一直在照顾我,有惊诧,有感动,有叹息。 惊诧于这个照顾的开始起源于我们首次的咨询结束前。我一般首次咨询结束会跟我的来访者说“今天是我们首次合作,你的反馈对我至关重要。如果咨询的过程当中有任何地方让你觉得不舒服的,请你告诉我,我们会讨论并进行调整。千万不要害怕你的负面反馈会伤害到我……”,大多数来访者听到这个的时候会放松一点并且谈一谈自己的感觉,少数来访者会向我纠正他们咨询过程中的一些表达,还有极少数的来访者真的会表达他们觉得不满意的地方,然后我们会友好的讨论并调整。然而...... 阅读全文>

「挂靠心理咨询机构」和「坚持个人执业」对咨询师的个人发展来说,有什么影响?

我是来给靠谱的心理咨询师一点点信心的。 挂靠心理咨询机构: 这意味着你需要遵守心理咨询机构的一些规则,即使其中一些是你不能认同的。 比如前阵子一个咨询师跟我提及,她个人难以连续做2个小时的咨询,但是她所在的心理咨询机构出于利益考虑,有时候在首次咨询的时候会有这个要求; 另外她有位抑郁的学生来访者,特别需要帮助,但是由于机构的费用问题限制,不得不中断了咨询; 例如有的咨询室会有奇怪的氛围,比如人们过于吹捧“首席咨询师”,甚至不惜利用喝酒的机会特意希望听到那咨询师无意透露的什么秘诀; 例如有的咨询室会...... 阅读全文>

我的头脑中记忆了一件不存在的事情

春节前后接连看了《三体》和《狂飙》这样的精彩剧集,完结后想接着追一部却没有合适的选择,这时候想起一部老剧,就是 …

被误解的心理咨询

如今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后都能想到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而若干年前,比如我上中学的时候,是完全不知道有心理咨询 …

新冠三年之个人小结

差不多两年前的时候,我在《新冠元年之个人小结》中记录了个人在新冠中的一些感受。新冠二年无事,转眼新冠三年即将结 …


各种各样的蝉和生命教育

怎样的生命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更加珍爱生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从各种各样的蝉来说起。 …

他为什么打我?

最近读完了伦迪·班克罗夫特的《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阅读的过程非常痛苦。 …

一起摇摆,在成功与失败之外

如果成功是一个挑剔的爸爸那么失败一定是个包容的妈妈每次当我在选择的路口我都只瞟一眼成功就坚定地奔向失败因为我知 …